而且勃海国还有一点做得比高句丽国更加出色,那就是大量的借鉴了大唐的官僚及行政架构,不仅设立了三省六部及寺院制,还设立州府中央集权,还大量学习并引进大唐的文化科技,提高本国的生产力及文化水平。
第三代勃海王大钦茂也是一个老阴阳人,此人表面上对大唐毕恭毕敬,但是背地里不仅弃用大唐的年号,甚至还敢自称圣人、皇帝,还屡屡遣使渡海与倭国结交,而且一次就能派出使臣三百余人,其结交倭国以抗大唐的用心可谓昭然若揭。
这样的一个勃海国,这样的一个勃海王,当然不可能同意郭昕的要求,将勃海国由羁縻国改为直管军镇,然后跑去长安当个安乐王。
郭昕得知回复之后,当然很生气,当即决定攻灭勃海国。
只不过郭昕也知道攻灭勃海国绝非小事,当年为了攻灭一个高句丽国,国力强盛一时的大隋朝都被拖垮,尽管眼下的大唐已经恢复天宝年间的气象,而军队的武力甚至比天宝年间更盛,即便如此,要想攻灭像勃海国这样的强国也绝非易事。
因为勃海国跟回纥这样的游牧部落不同,是个农耕国家,不仅人口多,军队多,而且国境内有大量城池,而且这些城池大多都建在险要的隘口山地,大多是山城,唐太宗当年亲率大军远征高句丽,就在安市城吃了亏,安市城就是一座山城。
所以郭昕表面上放弃了改设军镇,并写信给大钦茂道歉,但是暗地里,却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大战前准备,其中包括向王臣讨要四寸野炮及六寸重炮。
郭昕准备将辽东军团(原幽州军团)升级成为重装军团。
……
征讨勃海国这么重大的事件,郭昕当然不可能瞒着长安。
将辽东军团由轻装军团升级成为重装军团毕竟不是私事,所以郭昕的奏章也是首先送到长安,呈送政事堂的宰相们面前。
“诸公都说说吧。”李适道,“这勃海国,征还是不征?”
王缙道:“勃海国自大祚荣以来事唐甚恭,这一代勃海王大钦茂对大唐及圣人也是礼敬有加,此时若是贸然发兵攻伐之,则难免有师出无名之嫌疑。”
“欸,右相此言差矣。”钢铁直男崔佑甫当即直言回怼,“勃海王大钦茂对大唐以及圣人只是表面恭敬罢了,其实背地里不仅弃用我大唐圣人年号,以藩国之身份却屡屡派遣使团阴结倭国,这是想要做甚?引倭国以抗大唐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