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算了,你们爱干嘛干嘛,我懒的管了。”
“云树,我们走,姥姥带你买玩具去。”
刘母拉着江云树就要走。
“好啊姥姥。”
江云树屁颠跟着刘母跑了。
孩子都是谁对自己好,就跟谁亲。
刘瑶留学的时候,江彦在部队。
江云树兄弟俩一直是跟着刘母和刘冬他们一块生活的。
时间长了,江云树跟刘冬这个舅舅很亲,和刘母这个姥姥感情也很好。
“幼稚。”
江云澈吐槽。
刘母:“哦对了云澈,你大姨让姥姥带了点猪肉干回来,走,姥姥带你去吃……”
“好。”
江云澈秒变脸,也跟着走了。
刘瑶:……
江彦是年后去新单位报到的。
新单位离老宅有点远,骑自行车得半小时以上,挺麻烦的。
84年,正好首都城私家车越来越多了,刘瑶就想着买一辆小汽车,方便他上班,回头带孩子出去玩也方便。
然而,现在买小汽车可不容易,得有单位的介绍信,还要有指标。
然后,钱也是个问题。
后世是工业品便宜,手工的东西贵。
80年代则相反,手工的东西便宜,工业品贵。
成衣贵,自行车贵,小汽车更是贵的离谱,一辆基本要十几二十万。
这什么概念,首都三环内一套四合院70年代的时候才几百块钱一套,就是进入80年代也才几千一套左右,地段好点,新一点的能卖一万。
一辆小汽车可以买十几套四合院了。
当然了,这年代的四合院也没那么容易买。
国内78年才提出商品房概念,80年,特区鹏城第一个商品房才开始试点开工。
之后,又先后再几个城市试点。
然而,试点并不怎么成功,没什么人愿意买,因为单位分房子,跟房管局那边租房子价格也便宜。
一直到80年代末,国内房地产行业才开始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
84年,首都城是没有商品房买卖的。
首都城大部分的四合院都是单位分配给进城工人的。
一个四合院基本住三四户家庭,就是年代文里说的大杂院。
这种大杂院有点像后世的共有产权房,房子产权并不是属于个人的。
产权个人只占一半,国家占另外一半,买卖挺麻烦的,并不像年代文里写的那样,动不动就能囤多少套多少套四合院。
你首先要说服四家人卖房。
别人同意了,付完钱还要担心哪天被国家收回去,说房子属于国家的。
这种房子一般是满一定年限了,个人可以卖自己那百分50的产权,拆迁也是只能拿百分50赔偿款。
当然了,首都城也有一些四合院属于个人的,比如像江家老宅这种。
这种基本是祖上来的早,自己购买的,或者是本人自己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