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糖作坊运转起来后穆二就比往常更忙了,三天两头就往镇上跑,都是为了给村里跑效益。
陈珍珠也忙,妇联的工作倒是不多,不过她还兼职着看顾鸡鸭场,没有空间里的泉水鸡鸭场根本不可能一年出几次笼,毕竟现在村里买不起饲料喂养。
可能是泉水喂养出来的鸡鸭肉质更鲜美,供销社那里都下了长久的订单,割草什么的一个人都割不过来,陈珍珠只能每天三头忙。
文老爷子时不时就会跟陈珍珠感叹,“以前也没少养鸡鸭,怎么自己养就没遇到过这么好养的,三个月就能出一次笼,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文老爷子觉得是陈珍珠运气好,干活也精细的功劳,至于他自己,他自己家里就养着鸡鸭,也没见养这么快的,所以不可能是他手艺好。
而陈珍珠只是谦虚,“这里有地方放养,鸡鸭自然就长得快,还有您这个专人在这里打理,要是不长快一点都对不起咱们这份辛苦。”
文老爷子抚着胡子笑,“好像也是这个道理。”
自己家里的鸡都是关进笼子里养的,不像放养的能在草地里觅食,当然不可能长得快。
大涌村的日子渐渐上了正轨,别的村听说大涌村年底分了不少钱之后就都纷纷跑来取经,也有向大涌村学习的,只可惜不是每个村的村民都会这么配合,再加上他们没有穆二的胆子大,向大涌村学习的效果就微乎其微了。
这天傍晚陈珍珠从村部回来,路过老宅就看到李荷花,李荷花一看到陈珍珠就开始阴阳怪气地叫骂。
原来是今天中午李荷花去穆二家抱孩子的时候看到穆母的房间又是新床又是新被褥,就以为是穆二拿了二老和穆大的钱才置办了这些,李荷花一直就在老宅门口等着呢,就等陈珍珠回来的时候骂给她听。
陈珍珠哪里听不懂她的意思,无非就是觉得她吃亏了,认为是穆二拿了家里的钱建了新房子买了新被褥,只留给她一个老宅子破旧的东西。
陈珍珠总不好把自己的底透露给她,也对她这个举动寒了心,路过的时候就没搭理她。
没想到李荷花不依不饶的越说越大声,邻近的人家纷纷都站到门口看热闹。
“有些人就是不要脸啊,拿着家里老人的钱去建青砖房,到头来留给哥哥一个老破小,可别忘了酒席的钱自己的哥哥也出了一半!遭瘟的东西不知好歹!”
“老人偏心眼也就算了,自己还敢理直气壮的拿!真是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