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客观性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或感知,它是世界的基础,构成了所有事物的根本,这种客观存在性,使我们能够理解物质作为世界构成的根本特征,它既是自然界的基础,也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起点,这就是物质的特性。
无论我们意不意识到他们的存在,无论我们承认与否,这都是客观存在,无法改变。”
朱慈烺打了个哈欠,崇祯清了清嗓子继续道:
“除了建奴和张献忠,李自成妄自称王建立大顺国,随即开始征战,接连拿下山西和陕西,进入北直隶,可是他离开京畿后又总是战败。
他打仗的过程体现了物质的根本属性:就是运动。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这种运动并不仅仅体现在战争的行为上,更包括朝廷、民间以及自然界中所有物质的不断变化。
无论是宏观的天体运行,还是百姓的柴米油盐,或者是山川河流,所有物质都在不断变化和运动中,所以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中的物质,但物质在运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某种相对的静止。
李自成驻扎在某一地的时期,相对于其作战或开赴战场的时期,在朝廷看来是静止的。
但李自成驻扎某地的期间,军中将士会训练,会有斥候探查情况,贼兵们会生火做饭、吃喝拉撒。这就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在你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处处存在这种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无论君主还是大臣,不可能一直保持高效的运动状态,需要相对静止也就是休息,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积蓄能量,以更好的运动。”
朱慈烺又打了个哈欠,眼睛实在睁不开了,嘴上却说道:
“父皇讲的太有趣了!儿臣一听就懂。儿臣已经完全懂了何为物质,可以休息了吗?”
崇祯瞥了他一眼,拿起戒尺抽他脑袋,继续道:
“你不懂,你若是想要更好的了解物质这个概念,还要知道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分为时间和空间。
在李自成每次战争的失败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每一次出击都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时间体现了李自成从擂鼓、冲锋、攻城、攻不上去、死人太多、军心下降、被迫鸣金收兵等整个战争过程的连续性和顺序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的连续战败和阵亡,以及他不可复活,导致闯军归顺朝廷,这一切都无法逆转和更改,这就是时间的不可逆性。”
朱慈烺听了简直想给崇祯鼓掌,然后去睡觉。
崇祯自然不准备让他睡觉,继续说道:
“空间则是李自成指挥大军攻城时的场景,它展现了闯军运动的广延性和三维性。
空间不仅仅是闯军脚下的土地,还包括了他攻城时的方向、城池的高度和长度,以及与守军的距离,这些都体现了空间的三维性,包括长、宽、高三个维度。
这三维空间为闯军的运动提供了场所,同时也限制了闯军的活动范围。
没有空间,闯军的运动便失去了意义,战争也就无法进行。
总结一下,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之间有统一性,时间和空间叠加起来,在客观时间无法人为干预,也就是无法认为加速时间流逝和逆转时间等情况下,可称为四维。
这就告诉我们在,思考问题或处理事务时,必须考虑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
战争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军队自身的士卒素养、武器装备、阵型与谋划,还要看军队是否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用正确的方式出击。
这就提醒你,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你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必须结合当时的环境条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啊……呜~”
朱慈烺打了个哈欠。
崇祯又敲了他一下继续道:
“理解和掌握这些关系,才能更好的顺应时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
但军事的成功与否,不仅仅依赖于物质的条件,还与将领的意识密不可分。将领的敏锐观察力,判断力以及对环境的感知和反应,都是意识在起作用。
这种意识是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应。正如课本里写的:意识来源于物质而又反作用于物质。”
朱慈烺无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