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这位在曹魏阵营中崭露头角的名将,一直密切关注着魏蜀之间的战局。他深知,正面进攻蜀汉,难度极大。蜀汉凭借着山川之险,易守难攻,而且姜维的军事才能也不容小觑。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深思熟虑,邓艾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又极具创新性的战略构想:偷渡阴平道,直捣蜀汉的腹地。
阴平道,位于今天的甘肃文县到四川平武一带,地势极为险要。这里崇山峻岭连绵不绝,道路狭窄崎岖,大部分路段都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而成。山间常年云雾缭绕,环境恶劣,人迹罕至,被世人认为是飞鸟难渡的绝境。然而,邓艾却独具慧眼,看到了这条险途背后隐藏的巨大战略价值。他认为,正是因为阴平道的艰险,蜀汉军队必定不会在此设防。如果能够率领一支奇兵从这里穿越,就能出其不意地攻击蜀汉的后方,打乱他们的防御部署,从而一举打破当前的僵持局面。
小主,
当邓艾向司马昭提出这个计策时,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许多大臣纷纷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这一计划太过冒险,成功的几率微乎其微。一旦行动失败,不仅会损失大量的兵力和物资,还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战局的士气。但邓艾并没有被这些反对意见所动摇,他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计划,分析了其中的可行性和潜在收益。他指出,虽然阴平道艰险,但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士兵们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而且,一旦成功穿越,就能给蜀汉带来致命的打击,为曹魏带来统一全国的绝佳机会。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司马昭最终被邓艾的坚定信念和详细计划所打动,批准了这个大胆的计划。邓艾深知,这是一次关乎生死存亡的冒险,他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必须全力以赴,才能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四、偷渡阴平
邓艾精心挑选了一支精锐部队,这些士兵个个身强体壮,意志坚定。他们携带了少量的粮草和必要的装备,踏上了偷渡阴平道的艰险征程。这条道路的艰难程度远超想象,刚进入阴平道,士兵们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狭窄的山路蜿蜒曲折,一侧是陡峭的悬崖,另一侧是高耸的峭壁,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在行军过程中,士兵们面临着重重困难。他们需要不断地凿山开路,遇到深谷时,还要搭桥造阁。这些工作不仅耗费体力,而且危险重重。许多士兵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失足或者被落石击中而不幸牺牲。粮食短缺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由于携带的粮草有限,士兵们常常忍饥挨饿。他们只能靠采摘野果、挖掘野菜来勉强充饥,甚至有时不得不宰杀战马,以维持生存。
在极度的疲惫和饥饿下,士兵们的士气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有些人开始产生了动摇,想要放弃这次行动。但邓艾始终坚定着信念,他身先士卒,亲自带领士兵们克服困难。他不断地鼓励士兵们,告诉他们这次任务的重要性,只有坚持下去,才能为国家立下不朽的功勋。在邓艾的鼓舞下,士兵们重新振作起来,咬紧牙关,继续向前迈进。
经过多日的艰苦跋涉,邓艾的军队终于走出了阴平道,出现在江油城下。江油城的守将马邈,完全没有料到魏军会从这里出现。他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城中的士兵们也惊慌失措,毫无抵抗之力。在惊慌失措之下,马邈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选择了投降。邓艾顺利地占领了江油城,这一胜利为他后续的进军打开了通道,也让蜀汉的防线出现了巨大的缺口。
五、绵竹决战
得知邓艾率军突破江油后,蜀汉朝廷大为震惊。刘禅急忙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最终决定派遣诸葛瞻率领大军前往绵竹抵御邓艾。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心怀报国之志。此次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他心中充满了使命感,决心要与邓艾决一死战,挽救蜀汉的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