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朱桢选的这个时间点实在太好了。
给老贼当了这么多年儿子,他很清楚朱老板创业之后,守业为重的保守心理。
所以他很早就知道,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缔造一个不断扩张的狂野摇滚版大明,首先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就是朱老板的态度。
朱元璋不同意,万事皆休。
怎么能让朱老板的国策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唯有让他相信,这法子能解决目前无解的问题才行。
而将藩王与勋贵封在三江之外,就是解决西南叛乱频仍,朝廷不得不被迫用兵西南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终明之世,都一直在为朱老板当初的西南政策埋单。洪武,永乐、宣德,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一直到万历……大明几乎每朝皇帝都因为自己的藩属或者土司被侵略,不得不被迫用兵,有的还用兵好几次。
累积下来,不知耗费了多少钱粮,埋葬了多少忠骨,但得到的是什么呢?
什么都没得到……
当然,这是朱桢从事后诸葛的角度得出的结论。不过以朱老板的政治智慧,只要有人提醒,也不难想通此中的道理——
好比道上大哥,整天给别人帮场子,好处都是别人的,自己只会落一身伤。等老了病了打不动了,需要人帮忙的时候,别人是不会感念你昔日恩德,帮你对付你的敌人的。
所以要战就得为自己而战。那么当然就要把外云南,真正变成自己的了。
于是,在不增加朝廷开支的前提下,朱桢的法子便成了唯一的解决之道。
~~
但父子今日的对话只在第一层。
其实还有第二层,谁都没说,却谁都明白,这一层才是最关键的——
那就是平定云南之后,朱老板那无敌天下的数百万精兵强将,陷入了几乎无仗可打的境地。
虽然还有北元王廷这颗最后的胜果没有摘取,但一群都不敢靠近大明的丧家之犬,又需要动用多少兵力呢?
所以这最后一场灭北元之战,只是意义重大,但规模不会太大。对经过二十年发展壮大,空前强盛的明军官兵来说,真是不够塞牙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