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
五华山,皇极殿上面的朱皇帝,听完龚彝的陈述后,脸色大喜,啪啪鼓掌几下,表示很满意。
“好,很好”
“要致富,先修路”
“龚尚书,户部,立功了”
“修桥补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谁说古人笨啊,后世的有些人,总是有些傻子,看不起古人。
说实在的,朱皇帝真想让后人,听一听,看一看古人的智慧啊。
这不,朝廷刚刚拿下缅甸和阿拉干,大西南的商户,就蜂拥而去了。
这不,朝廷的官员,立马想到了修路,吸引更多的商户交易,收取更多的商税。
“好好好”
“修路,立马修路”
“加大人力物力,加快修路”
“这样吧,用一些战俘,再雇佣一些土司丁壮”
“实在不行的话,就找老百姓吧,服徭役”
“但是,朝廷要给点钱,给点米粮,速度也能更快”
“这样吧”
“朝廷不容易,户部更不容易,朕的内帑,也支持20万两,略表心意”
没错,为了更快的修路,朱皇帝也主动拨钱了。
没错,滇缅官道,太重要的啊,战略意义非凡。
商道商税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战争,一旦发生了战事,大明可快速发兵中南半岛。
所以说,修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能保证大明王朝,死死拽紧中南半岛。
说实在的,朱皇帝的内帑,也不是很富裕啊,仅有350万左右。
要知道,他也要养后宫啊,宫女太监一大堆,锦衣卫和东厂,也要拨一些钱财。
更何况,朱皇帝也要留一些家底,以备户部缺粮饷,军队就得造反了。
好在,他的锦衣卫,正在搞钱,已经去了四川,满山遍野的挖挖挖。
“陛下圣明”
“末将沐天波,愿捐献纹银5万两,用于修通滇缅直道”
朱皇帝的话声,刚刚停下来,老辣的沐天波,就立马站出来,大声高呼,也要捐献银两。
没错,这个老狐狸,刚刚拿回一成土地收益,内心正高兴呢。
更何况,修好了滇缅官道,他们沐王府的营商收益,肯定得翻几倍啊。
再有一点,朱皇帝那么恩宠小郡主,沐王府也要给点表示啊。
“陛下英明”
“老臣杨昌彦,愿捐献纹银5万两,用于修桥补路”
紧随其后,滇西豪商大户杨氏,刑部尚书杨昌彦,也不甘人后,立马跟进,捐献了5万两。
他就不用说了吧,地处滇西,官道对他们家族,太重要了啊。
“陛下仁德”
“末将刘震,愿捐献纹银8万两,用于修路”
缪乌郡王刘震,身为朝廷第一新贵,当然也得表示,还得多捐一些呢,直接干到了8万两。
没错,蜀王府不缺钱的,他老子死的时候,留了一大堆窖银呢。
再有一点,今年以来,刘震在川南领兵,也找到了一些财物,是蜀王刘文秀留下的。
“陛下圣明”
“老将尚可喜,愿捐献纹银3万两”
“老将皮熊,愿捐献纹银1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