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禅定的境界,心若磐石,不为外界所扰。
你如今心中杂念太多,是因为你还未能真正放下尘世的牵绊。”
土堆若有所思地望着巨石,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克服内心的杂念。
从那以后,他更加刻苦地修行。除了诵经礼佛,他还主动承担起了寺院中的一些杂务,打扫庭院、挑水砍柴,试图在这些简单而重复的劳动中磨炼自己的意志。
在打扫庭院的时候,土堆会仔细地清扫每一片落叶,每一粒尘埃,他把这看作是对自己内心的一次清扫。
当杂念升起时,他便会停下手中的动作,闭上眼睛,深呼吸几次,将杂念驱散。
挑水的时候,他专注于水桶的重量和步伐的节奏,感受着肩膀上的压力和身体的力量,让自己的思绪完全集中在当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堆渐渐发现自己内心的杂念越来越少,心境也变得越来越平和。
他开始能够在诵经礼佛时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喜悦。
然而,就在他以为自己已经逐渐接近禅修的真谛时,新的挑战又接踵而至。
有一天,土堆在禅房内静坐冥想时,突然想起了自己曾经在商场上的一次激烈竞争。
那次竞争中,他为了击败对手,使用了一些不太光彩的手段。
虽然最终他赢得了胜利,但这件事一直以来都是他心中的一个心结。
如今,在这寂静的禅房内,这个心结如同鬼魅一般再次浮现出来,让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自责。
他找到方丈,将自己内心的困扰倾诉了出来。
方丈静静地听着,等他说完后,缓缓说道:
“施主,过去的已经过去,无法改变。
但你能在此时对自己的过错产生忏悔之心,便是走向救赎的第一步。
禅修不仅是追求内心的平静,更是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善恶,学会宽恕与放下。”
土堆听了方丈的话,心中豁然开朗。
他决定用实际行动来弥补自己曾经的过错。
他回到尘世,找到曾经被他伤害过的竞争对手,真诚地向他们道歉,并给予了他们相应的补偿。
虽然有些人对他的道歉表示接受,有些人则对他依然心存怨恨,但土堆已经不再在意。
他知道,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剩下的就只能交给时间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