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华夏智慧,一砖一瓦都是皇权更迭、文明递嬗见证,是民族脊梁骨,再难都没折过。”
母亲也轻声说:
“修这宫城得费多少心血,手艺代代传,如今咱能瞧着,是大福分。”
殴土丽丝仰头望殿顶瑞兽,惊叹:
“这些小怪兽像守护神,酷毙了,古代人真有想象力!”
漫步故宫,往昔朝堂风云、后宫绮梦似在眼前,民族传承与坚韧在砖石缝隙、飞檐翘角间静静流淌。
南下至黄山,云雾缠裹奇峰,松涛阵阵若吟哦。
攀爬时,她累得气喘吁吁,却被美景勾魂,不舍停步。
拽着弟弟,喊道:
“弟,加油,这就是书上‘黄山归来不看岳’,仙境不过如此!”
弟弟满脸涨红,咬牙坚持:
“姐,这山像水墨画活了,比英国那些平缓小山厉害多了!”
父母紧跟在后,父亲抹把汗:
“大自然偏爱咱华夏,给这鬼斧神工,也磨砺咱耐力,古人能开道赏景、吟诗作画,靠的是对山水痴爱、对生活热望。”
登顶俯瞰,云海翻涌,母亲眼眶湿润:
“闺女,咱这片土地啥样奇迹都有,山河壮美,养出的人也有胸怀气魄,可得记牢。”
于黄山之巅,山川灵秀注入心间,对祖国大地的眷恋愈发深沉,那是自然厚赐与民族精神交融的磅礴力量。
行至成都,古巷烟火氤氲,火锅香气勾人魂魄。
围坐火锅旁,红油咕嘟翻滚,舌尖麻辣绽舞。
殴土丽丝哈着气对家人说:
“英国菜太单调,哪有咱这热辣鲜香,一口下去,像把四川文化吞肚里,豪爽直接!”
弟弟狂灌饮料,还夹菜不停:
“姐,这串串、兔头太好吃,怪不得都说‘少不入川’,生活太巴适咯!”
父亲笑着给大家涮菜:“饮食是文化招牌,四川历经风雨,百姓把日子过出滋味,在吃上就见乐观豁达,咱中华各地美食,是舌尖上山河,暖胃更暖心。”
母亲递来纸巾,点头称是:“出门在外,这熟悉味道最勾乡愁,一方水土一方人,咱根就在这些烟火日常里。”
她回忆着这次随家人环游的点滴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