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深沉,秦王府内依旧灯火通明,但随着宴会的结束,热闹的氛围渐渐染上了几分惜别的意味。
杨起携正妃陈可卿、侧妃刘冰清,恭敬地陪伴在昌隆帝、刘皇后以及秦业、刘晨等一众贵宾身旁,缓缓朝着王府大门走去。
月色如水,洒在王府的青石小径上,将众人的身影拉得修长。
沿途的灯笼散发着柔和的光晕,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侍从们静静地跟在后方,脚步轻盈,不敢发出一丝声响,生怕打破这份庄重。
昌隆帝微微仰头,望着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感慨道:“今日这生辰宴,办得着实热闹,梅老夫人想必十分欢喜。”
杨起连忙躬身,恭敬地回应:“陛下赞誉,母亲能得陛下与皇后亲临贺寿,实乃她老人家几世修来的福气,亦是我秦王府无上的荣耀。”
刘皇后微笑着看向陈可卿和刘冰清,轻声说道:“两位王妃今日也是光彩照人,将王府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可见是贤内助。”
陈可卿和刘冰清赶忙福身行礼,陈可卿柔声道:“皇后谬赞,这都是臣妾分内之事。”
刘冰清也娇声附和:“能为王爷分忧,是臣妾的荣幸。”
说话间,众人已来到王府大门前。门外,侍卫们整齐排列,手中的火把照亮了一片区域,犹如白昼。
昌隆帝的御辇和各位官员的马车早已等候在此。
秦业走上前,拍了拍杨起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贤婿啊,今日见你将诸事安排得如此妥当,我也放心了。
日后还需继续勤勉,为朝廷效力。”
杨起点头称是:“岳父大人教诲,小婿铭记于心,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刘晨也笑着说道:“王爷今日风采依旧,想必梅老夫人看到这般场面,心中定感欣慰。”
杨起感激地说:“多亏刘大人今日前来,为宴会增色不少。”
此时,昌隆帝转身,神色平和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杨起,朕今日看到你府中上下和睦,宾客融洽,深感欣慰。
望你日后继续尽忠职守,为我朝社稷贡献力量。”
杨起躬身行礼,坚定地说:“陛下放心,臣定当肝脑涂地,不负圣恩!”
刘皇后轻声叮嘱陈可卿和刘冰清:“你们俩要好好辅佐破虏,将王府治理得更加和睦。”
两人齐声应道:“谨遵皇后娘娘教诲。”
随后,昌隆帝在侍从的搀扶下登上御辇,刘皇后也随后入座。
秦业、刘晨等官员纷纷向杨起等人拱手道别,登上各自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