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隆十七年四月初,春光明媚,京城外的官道上尘土飞扬。牛继宗身着红咖色相间的战甲,骑在高头大马上,神情肃穆。
身后,尉迟迥、尉迟宽两兄弟同样英姿飒爽,他们统领着七万大军,押解着陈德定缓缓向京城进发。
陈德定被五花大绑的锁在囚车上,一脸灰败地被士兵们推着前行。他心中满是不甘与懊悔,曾经的雄心壮志如今已化为泡影。
牛继宗回头看了他一眼,目光中带着一丝怜悯,“陈德定,你也有今日。”
陈德定冷哼一声,“成王败寇,多说无益!”
尉迟迥策马靠近,大声道:“哼,你妄图谋反,扰乱天下安宁,今日便是你的末日!”
陈德定咬牙切齿道:“本王不过是不甘心屈居人下,只可惜棋差一着。”
牛继宗严肃道:“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百姓需要的是太平,不是你这种野心家带来的战乱。”
大军一路行进,终于来到京城。京城百姓听闻大军凯旋,纷纷涌上街头观望。
看着威风凛凛的将士和被押解的陈德定,百姓们欢呼雀跃,“万岁!万岁!”
消息很快传入宫中,昌隆帝正在养心殿批阅奏章,听闻牛继宗等人凯旋而归,
龙颜大悦,立刻下令宣牛继宗和尉迟两兄弟觐见。
陈德定也被打入天牢,等候处置。
不多时,牛继宗、尉迟迥和尉迟宽三人步入养心殿。三人抱拳行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昌隆帝站起身来,笑着说道:“众爱卿平身!此次你们出征,大获全胜,押解逆贼陈德定归来,实在是大功一件!”
牛继宗躬身道:“陛下洪福齐天,将士们奋勇杀敌,才有此胜果!”
昌隆帝看向尉迟迥和尉迟宽,眼中满是赞赏。只见尉迟迥三十不到的年纪,
一脸的络腮胡,不怒自威;尉迟宽二十四五岁的年纪,比其兄白净一些,但同样透着一股英气。
昌隆帝问道:“二位将军,此次出征,可有什么难忘之事?”
尉迟迥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陈德定负隅顽抗,在一次交锋中,他亲自率军突围,企图逃跑。
末将与敌军短兵相接,浴血奋战,终于将其拦下。”
昌隆帝点点头,“英勇可嘉!”
尉迟宽接着说:“陛下,在追击敌军的过程中,我们遭遇了敌军的埋伏。
但将士们毫不畏惧,紧密配合,最终反败为胜,将敌军一网打尽。”
昌隆帝满意地笑了,“好!你们都是朕的好将军!朕今日便要重重赏赐你们。”
昌隆帝顿了顿,大声宣布:“尉迟迥听封,朕封你为护国一等伯,入虎威营,掌管虎威营虎骑卫,望你继续为朕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