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阶段他的研究方向更加聚焦,无机化学的学习使他深入了解无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
这对于他在晶体材料领域的研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深化阶段。
因为许多功能晶体材料都属于无机化合物范畴,如非线性光学晶体。
对无机化合物性质的深入理解,为他后来探索晶体材料的光学等物理性质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硕士期间,他通过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接触到更高级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
这些方法和技术的训练提升了他在化学研究方面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让他能够在实验室环境中更好地探索物质的化学本质,为他博士阶段及以后的科研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吴以成院士在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攻读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是国内顶尖的科研机构之一,在结构化学等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积淀和优秀的学术传统。
在这里,他能够接触到前沿的科研成果和多元化的学术思想,拓宽了他的科研视野。
这种跨机构的学习经历使他能够吸收不同科研环境的优势,为他的研究提供更丰富的思路。
小主,
物理化学专业的博士学习,使他站在了化学学科的前沿领域,物理化学研究化学体系的物理性质和化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这一阶段的学习促使他将无机化学等基础知识与物理化学的原理相结合,探索晶体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晶体生长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
这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和前沿领域的探索,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创新思维,为他在晶体材料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对他最终成为院士并在相关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有着深远的影响。
院士从业之路
1970年—1979年,吴以成担任贵阳耐火材料厂工程师。
1981年—1999年,吴以成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2000年,吴以成担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2005年,吴以成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4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
2017年,全职受聘天津理工大学,担任教授。
从业之路解码
在贵阳耐火材料厂担任工程师的十年间,吴以成院士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耐火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涉及材料性能优化、生产工艺改进等实际问题。
这期间他需要深入了解材料在高温等复杂工况下的性能,掌握从原料选择到成品质量控制的一系列流程。
这种工程经验的积累使他对材料实际应用中的各种问题有了敏锐的洞察力,为他后续科研工作中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工厂的工作环境,让吴以成院士养成了以应用为导向的思维方式。
他深知材料研究不仅要关注学术前沿的理论探索,更要考虑实际生产和应用的可行性。
这种思维方式促使他在后来的学术生涯中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思考如何将实验室中的晶体材料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的光学、电子等领域,这也是他在材料科学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担任教授期间,教学任务促使吴以成院士对材料科学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讲解。
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他需要将复杂的理论知识以清晰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也加深了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也可能为他带来新的思考角度和研究思路,促进他在科研领域的探索。
作为教授,吴以成院士在科研方面也持续发力。
这近二十年的科研工作是他学术成果积累的重要阶段。
他可以利用大学的科研资源,开展深入的材料科学研究,特别是在晶体材料领域。
这段时期的科研成果不仅提升了他在学术界的声誉,也为他后续当选院士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成就支撑。
担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使吴以成院士能够从更高的层面统筹科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