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我反对建造对撞机

施一公带着些许探究的神情看向杨振宁,缓缓开口道:“杨先生,我看了您之前的电子信,知晓您反对建造对撞机,心中存了许多疑惑,今日特意前来,想深入听听您的见解。”

杨振宁微微点头,脸上的神情变得严肃而专注,他沉思片刻后开始阐述自己的理由:“施先生,这并非是我一时的冲动决定。建造对撞机所需的资金投入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目,这将会给国家的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以我们目前的国情而言,有许多其他的基础科研领域以及民生相关的事务同样急需资金的支持。”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资源合理分配的深度考量,“而且,从科研产出的预期来看,即便建造了对撞机,其在基础物理理论上可能带来的突破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仅仅为了追求一种可能,而不顾实际的成本与效益。”

张启在一旁听着,不禁插话道:“杨先生,但是对撞机的建造也可能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成果,比如发现新的粒子,这对整个物理学界的推动作用或许是不可估量的。”

杨振宁轻轻摇了摇头,耐心地解释:“小张啊,我理解你对可能出现的科研成果的期待。但我们必须要从概率的角度去分析,这种重大突破的概率相对较低,而一旦投入进去,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将会被长期占用。就如同在一片迷雾中探索,我们不能仅凭一丝希望就盲目地投入全部身家。”

杨振宁的内心其实也很纠结,毕竟他深知科学探索需要冒险精神,但作为一名对国家和科学都有着高度责任感的科学家,他必须权衡利弊,“我也希望中国的科学能够飞速发展,在世界舞台上占据领先地位,但这个决策不能只着眼于理想,更要考虑现实的可行性。”

杨振宁顿了顿,继续说道:“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即便我们历经千辛万苦、排除万难成功地将对撞机建造完成,但不得不正视一个严峻的现实——我们在这个领域严重匮乏足够的实践经验以及专业人才储备。如此一来,在接下来的对撞机使用及相关研究进程当中,极有可能发生这样一种令人沮丧的状况:我们虽然耗费了海量的人力、物力等各种宝贵资源,然而最终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辛勤努力的成果,成为他国的‘’嫁衣裳’。

那些外国科研团队由于长期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以及拥有数量众多的专业人才作为坚实后盾,因而能够以超乎想象的高效率来运用我们所建造的对撞机,并斩获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相比之下,我们自身则因为经验不足与人才短缺的双重制约,难以从中获取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也很难在核心科研成果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掌控话语权。

毫无疑问,这种局面对于我国科学技术实现长远稳健的发展而言,绝非是一条明智可取之路。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我们在该领域逐渐失去竞争力,还可能让我们一直处于被动跟随的尴尬境地,无法真正引领世界科技潮流。所以,在决定是否大力推进对撞机项目之前,我们必须要深思熟虑,全面权衡利弊得失,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且符合国家利益的长远规划。”

施一公微微皱起眉头,叹了口气说:“杨先生,您的顾虑固然有道理,但是科学院那边有不少人对您的观点很不满。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提升我国在高能物理领域国际地位的绝佳机会,错过了可能会让我们在这一前沿科学领域落后于其他国家。”施一公内心其实也在思考着双方的观点,他明白杨振宁的谨慎是出于对全局的把控,但科学院同仁们的热情也是出于对科学进步的渴望。

杨振宁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他缓缓说道:“我知道我的观点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但我必须坚持。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在一个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的项目上过度投入。在科学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有不同的声音,这样才能促使大家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我相信,只要我们秉持着科学理性的态度,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中国科学更好地发展。”他在心里默默想着,自己一生都在为科学奉献,如今虽然面临着诸多压力,但只要是为了科学的长远发展,他绝不退缩,“我希望大家能够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这个项目,不仅仅是看到它可能带来的荣耀,更要看到背后隐藏的风险与挑战。”

施一公看着杨振宁坚定的神情,心中涌起一股敬意:“杨先生,您的坚持令人钦佩。我想,这场争论或许会让我们更加深入地去探讨科学研究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是一次对科学决策机制的考验。”

杨振宁微微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施先生,正是如此。我也希望通过这样的讨论,能让我们在未来面对类似的科学决策时,有更加成熟的思考模式和判断标准。”

此刻,房间里的气氛变得凝重而充满思考性,几个人都陷入了对科学发展战略、国家资源分配以及科学精神内涵的深深沉思之中,他们知道,这一场关于对撞机建造与否的讨论,不仅仅关乎一个科研项目,更关乎中国科学走向世界舞台的路径选择,以及在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