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豪强匿田地,流民入白籍

新语新编 山重疑路 2995 字 2天前

就拿他们没办法了嘛?”

刘隗趁机说道,

“有,但很危险。

他们敢这么做,

都是上下打点过的,

大王可以让郎官的循行

更加的细致,

更加的频繁,

这样就能用台阁的郎官,

架空各州郡的郡守县令。

时间一长,

还可以用民生凋敝为由,

减省这些不听话的郡守县令。

这样大王就能通过台阁郎官,

来控制下面的郡县。”

刘隗还没说完,

晋王就预判了他的想法,

说道,

“只是?”

刘隗点了点头,

说道,

“只是大王手里,

也必须有一支足以抗衡的军队。

这个,

才是一切改变的起点。”

司马睿点了点头,

这下算是唠到他心窝子里了,

之前好不容易从虞喜那里敲诈来三万兵,

结果全被司马裒一仗打没了,

剩下那点渣子,

也被王家、陶家分干净,

他又一次回到了渡江前的窘境。

“说说,

具体说说,

要怎么做?”

刘隗继续说道,

“这点子还在这些流民身上,

要是让这些流民直接入黄籍,

大王手里还没有现成的田地,

再说,

也会激起江南那些老世族的不满。”

司马睿点了点头,

说道,

“你考虑的很对,

现在不宜一下子都得罪完。”

刁协接过话茬说道,

“之前台阁就商量过,

一直没形成成熟的措施,

就没和大王讲,

现在最好的办法,

就是把流民和土着的户籍分开管理,

土着还用原来的黄籍,

流民就用白籍。”

司马睿有些明白了,

说道,

“白籍?

你的意思是,

还保留他们原先郡县的户籍,

只是给一些特殊的照顾,

让他们能在得不到土地的情况下,

生活下来?”

刁协点了点头,

说道,

“大王英明,

臣等的确就是这么想的,

可以免一些税赋,

向流民开放山泽,

允许他们去打猎捕鱼,

也可以鼓励地主们向流民售卖田地,

作为补偿,

朝廷可以给他们减税免役。”

司马睿很满意,

这四个人真的在为自己着想,

问道,

“那军队从哪哪里来?”

戴渊接过话,

说道,

“也从这些流民里来,

挑一些精壮流民入府兵,

将来要是条件允许了,

还可以调发奴客,

来充实兵源。”

司马睿越听越兴奋,

然后问了个关键问题,

说道,

“那么,

钱从哪里来哪?”

周伯仁接过了话,

说道,

“大王还记得周访、祖逖的互市嘛?”

司马睿点了点头,

说道,

“有一些耳闻,

我听说,

祖逖靠着这个互市,

不但养活了豫州,

还给了司州不少的支援。

可眼下这几个刺史,

我谁也信不着啊?

陶侃吗?

他都快把广州的天给刮漏了。

还是那个胆小如鼠的蔡豹?”

周伯仁摇了摇头,

说道,

“大王难道忘了,

大王还有宗亲和王子们。

琅琊国、东海国,

都可以与青州曹嶷互市,

而且四王子曦,

也没有分封吧?

以臣愚见,

可以考虑出继到武陵王那一支,

这样,

也有一个能和蜀地互通的地方。”

司马睿点了点头,

说道,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

只是……”

果然,

只是,

是一种传染病。

四人齐刷刷的看着司马睿,

司马睿却不说话了。

等着四个人来猜,

刁协问道,

“大王可是担心东宫那边,

势头太盛,

惹怒了那位?”

司马睿点了点头 ,

说道,

“没错,

这些故事,

在司马家发生了无数次了,

这可是夺权,

不是闹着玩的。

一旦消息走漏了,

我和在座的各位爱卿,

都将葬身在此地。

我一直在想,

怎么样才能让太子意识到,

他的敌人不是我哪?

你们也看到了,

他今天看我的眼神,

我看他都以为二傅的事情,

是我授意的。”

这下轮到戴渊糊涂了,

问道,

“不是嘛?

臣就是查到了许多线索,

都牵连到了大王,

才没敢往下查,

这次像疯狗一样随便攀咬起来,

没想到还真咬出来了。”

司马睿摇了摇头,

说道,

“自然不是,

我就是再宠溺耀祖,

也不会杀了安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