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挖人要直截了当

李勇波不是小孩子,对李成东冒然提出要和他在美国碰面,总觉得有点古怪。

刘哥大概猜到了李成东的心思,这是看上李勇波在财务方面的能力了。

虽然李勇波和李成东并没有谈过相关的问题,但李成东确实不止一次感慨过,身边缺乏财务专长的人才。

刘哥肯定猜不到李成东为什么会这么认同李勇波,既然双方都是信的过的朋友,不如帮忙撮合一下。

刘哥把李勇波拉到一旁,简单询问了一下他接下来的打算。

李勇波也不需要瞒着什么,他把自己的设想和计划直接说了。

“你准备自己创业,搞金融服务咨询?还有量化证券交易?”

刘哥一听就有点头大,他知道李勇波有能力,没想到胆子也大。

“国内证券界的那帮老家伙,可不是好说话的,你想去分他们的羹,简直是作死。”

对于金融界,刘哥也有熟人,部队有些高干子弟在弄这个。

但这个圈子,说起来完全是不看能力的,要的就是关系户。

你背景牛叉,能介绍高层人脉,那你一定能混得风生水起。

至于正儿八经想做出一番事业的,不好意思,哪凉快哪待着去。

李勇波要回国发展,自然是因为在国外做这行没什么前途,就业备受外国人歧视。

人家觉得你是来偷学他们东西的,不肯让你应聘深层次的岗位。

你真想干,从交易员做起吧,做上十来年,外国人对你放心了,才会慢慢开放一些职业给你。

作为高材生,李勇波哪能受得了这个气,即便他的导师一再挽留,他还是铁了心要回国发展。

没想到回来几天,就遇到不少打击,之前一些称兄道弟的朋友,真让他们帮忙时都一脸难色。

借口差不多,基层岗位你随便挑,想独当一面做创新,那是不可能的。

李勇波的家庭条件很一般,尽管父亲是大学教授,但所教的专业和金融无关。

当初李勇波出国学习,是凭借自己的真本事考出去的,一点都没有找关系。

因为年纪差几岁,刘哥毕业的时候,李勇波还没上大学,现在也不过是研究生刚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