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期待他人阅读的人,都会有一个不成文的法则。
效率第一的法则。
惜字如金,避免歧义;
杜绝冗长,消除误读。
因此,构成书籍的文字中没有无意义的部分。
即使有平庸或粗糙的段落,对作者而言,必然有选择这些文字的理由。
南宫燕不仅在读文字,更在读文脉。
如此揣摩着意义细细阅读时,眼前仿佛浮现出作者的幻影。
“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南宫燕在读书,仿佛与书的作者对话。
“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你希望传达的是什么?”
是幸,还是不幸,她了解这本书的作者。
她深知百里衍在什么样的情境下,用何种心情写下了这本书。
文字构成的形象愈发清晰而坚固。
“说吧,百里衍。”
南宫燕愈发专注,甚至忘记了自己是在读字。
“你想说些什么?”
就在这时
哗啦!
文字构成的世界突然破碎,南宫燕被猛然拉回现实。
她险些摔倒,幸好被一只结实的手臂稳稳接住。
那熟悉的触感让她感到安心。
“燕子,你没事吧?”
“嗯,没事。”
看着段长平担忧的表情,南宫燕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只是……我太专注于读书了。”
“如果打扰到你,很抱歉,我看已经月上中天,你却没点蜡烛。”
“没事的,书不会因为等待而感到委屈,但不能让人为了书而等待。”
南宫燕转身将脸埋进段长平的胸膛,段长平轻拍她的背,南宫燕感到一阵平静与安宁。
带着淡淡却又分明的药香味,她强行将不适压了下去。
“你刚才在读什么书,这么认真?”
“《四海风闻录》。”
“……是吗。”
段长平的声音中夹杂着一丝微妙。
大概是因为提起了百里衍这个人吧。
“有什么有趣的内容吗?”
“基本上,这本书如其名,是一本收集各种风闻的书,记录了聚集在魔教的各种人身上听来的事情,风俗文化、种族宗教之类的东西。”
“一本以趣味为主的书啊。”
“没错,不过……却是一本意义深远的读物。”
“什么意思?”
南宫燕抚摸着《四海风闻录》。
“信息量很大,虽然不深刻,但范围很广,因为百里衍不是学者,他只能浅尝辄止地处理这些内容,但这本书包含了至今为止所有书中最广阔的‘世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