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地,她抬起头来,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微笑,显然心中已经有了好的答案:“赵教授的提议极具可行性。本身D物质的化学结构稳定,天生不易与生物分子产生反应,这为我们方案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我过往的实验中,有一种物质非常合适成为包裹D物质的医用材料,那就是R物质。
这是一种先进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其在高温的状态下会变得非常柔软,可以轻松将D物质牢牢包裹在内,形成稳定的‘D物质包裹球’,两者和谐共生,互不侵扰,完美契合我们现今的需求。”
闻言,李教授满意点头,表示同意这个方案,但随即又提出了新的疑问:“不过,D物质的粒子吸附速度如何精准调控,这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吸附速度过快,可能会引发能量团的剧烈反应;若是慢了又无法达到控制住能量团扩张速度的作用。这其中的微妙平衡,需我们细细斟酌。”
“没错,”张教授紧跟着补充道:“另外,还有D物质的吸附量也要在考虑范围之内。在不知道患者脑内能量团具体能量规模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精准判断需要投放进患者大脑深处的D物质的数量?送少了,无法达到手术预期效果;送多了,多余的吸附力会不会直接吸到系统的身上,从而引起系统的警惕甚至反抗?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必须跨越的障碍。”
“关于这些,我倒是有个想法。”顾雪瑶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开口说道:“由于D物质本身具有的吸附速度极为强悍,因此,我们无需担心吸附速度过慢的问题,只需要顾及会不会由于吸收过快会引起能量暴动或是引起系统注意的问题。关于这一点,我是这样考虑的。
由于D物质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吸收特性大相径庭,水能有效减缓其吸收速度。因此,我们可以在制备D物质包裹球的过程中,适量添加水分,利用水的屏障作用,为D物质的释放速度装上‘减速器’。”
她稍作停顿,继续阐述道:“至于吸附量,我建议采取‘细分策略’。即以1纳米D物质为基准单位,制作多个的‘D物质包裹球’,通过少量多次的方式,逐一将包裹球送进能量团所在区域,一旦吸附的能量达到饱和便将其取出,再更换新的包裹球进去,循环往复,一点一点减少翟思恭脑内能量团的含量,直至其完全清楚干净。这虽需耐心与精细操作,却能有效降低风险。”
这一次,众人的目光又齐刷刷的聚焦在张教授身上。作为脑域手术的领军人物,“术精张”这个称号,他可是当仁不让的。
张教授自信满满的说:“技术层面,这对我来说并非难事。采用定向微创手术,结合最新的纳米机器人技术共同配合,最初的时候可能会慢一些,等熟悉了路径还是比较轻松的。关键在于,要反复实践,确定单次投放到患者脑内的D物质包裹球的最佳数量,以达到稳定、缓慢的清除患者脑内能量团的目的,这才是这次手术的难点所在。”
孙教授接过话头,提出优化建议:“我们不妨灵活应变,不必拘泥于每个包裹球中固定的D物质含量与水分比例。手术过程中,根据实时反馈调整,力求以最少的干预次数,达到最高的治疗效果。”
赵教授点头赞同,同时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我同意这个方案,不过,我们还需要考虑手术过程中的时间因素。患者的剩余时间非常紧迫,我们必须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高效运作。这不仅仅是对技术的考验,更是对我们团队协作能力的考验。”
最终,李教授作为脑域专家组的组长,总结并分配了任务。他环视了一圈在座的专家,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现在就分头行动。张教授,这里你的操作技术最好,就由你来担任主刀重任,一旦D物质的应用获得批准,即刻开启手术。注意,要以控制能量团的扩张和缓慢消除能量团为目的,过程中务必以稳为先,确保患者安全,绝对不要惊动隐藏在能量团中的系统。孙教授,请你作为张教授的助手,务必全力配合。现在就开始准备手术相关事项吧。”
张教授和孙教授纷纷点头应是,接下任务。
接着,李教授转向顾雪瑶,说:“顾博士,请你即刻着手制作首批D物质包裹球,为后续试验奠定基础。先准备8个1纳米单位的D物质包裹球,按照掺杂水量的多少分为4类,分别是大量、中量、少量以及不含水份,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试验出最合适的分量,为后续的D物质包裹球制造做好数据基础。”
“好。”顾雪瑶欣然接受任务,带着助手匆匆离开监控室,去旁边实验室投入争分夺秒的D物质包裹球制备工作中。
最后李教授面向赵教授:“老赵,按照之前你提出的剥离系统的设计方案,那个特制的外壳预计还有两个小时即可制作完成。咱们两个负责手术的第二阶段,即在能量团被吸附到足够小的情况下,将系统自患者脑内剥离开来,并用特制外壳将其控制取出。”
说着他扭头看了一眼翟思恭的脑内实时监控扫描图像,看着那被系统携带的能量团灼烧而出的巨大孔洞,不由得苦笑了一下,说:“也或许,我们不需要剥离手术了,只需将系统安全取出就可以了。”
赵教授和李教授对视一眼,彼此都有些无奈,大脑深处被灼烧成这副模样,后期的恢复治疗才是难点中的难点。也不知道这人还能不能醒过来,即便是醒过来,只怕记忆的能力也会大受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