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山望着颜秀的醒悟,点了点头。
“这茫茫世间,人与人的因果来往,无非是你情我愿。”
“有人有心送我千里相别,不论他是否真的能送了我千里,于他而言,便已将送我之心赠予了我。我便已欠他千里相送之情。”
“无关我还与否,我承他此情,便已平此因果。”
“有人有杀我之心,不论他成功与否,他便已欠我一命。我收其命否,全凭我心。”
爱山深吸了一口气:“便如那年幼的乞儿。”
小主,
“那一碗碗的百家饭,他不论吃与否,当那一碗碗饭递到他面前时,他便已欠下了百家的救命之情......”
“他不吃,便会饿死。”
“吃了能活命下去,这也不过是顺天意,从人愿。”
颜秀双目凝滞,似乎在爱山的话语中,见到了在她无数的道理文道之中,从未有过的不同论调。
她呆呆的看着爱山,再一次问道:“若是那乞儿已知道往后的百家坟,在面临眼前的百家饭时......”
“他还会吃吗?”
爱山摇头反问:“为何不吃?”
“人立于世间,面临抉择时,总会想往后如何?可又岂知,那或许已然是他当下唯一能走的活路。”
“避不开的‘因’,便是围困的无奈之中,将来总要接受的‘果’。”
“往后会如何?知道与否,何必执着?”
“当下,不留遗憾便好。”
“那往后的果,愿不愿,都总要面对的。我愿意去看那果,不论它好坏。”
“亦甘之如饴......”
长风卷过山涧,流水潺潺。
曾经的那个‘乞儿’在面对百家饭时,其实并没有选择。
他只是一个襁褓之中的婴孩,即便知道了往后的果是什么,他又如何抉择?
那一碗碗饭,他从未忘却。
地底灵脉之上。
青山听着爱山与颜秀的话语,轻轻的闭上了双眼,开口呢喃:“吃百家饭为因,承百家之情为果...”
“可那哭百家坟,从来都不是有心求平的账本!”
“它只是那乞儿的情之所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