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跟咱家退了亲,她家里给她说了个举人,现在嫁过去应该也有个几年了。”
杨树:“难怪硬逼着咱家退亲,不就是个举人,有什么了不起。”
秋月好笑的看着他,道:“怎么听你这话,举人好像满大街都是?”
杨树也嗤嗤直笑:“不是满大街都是,但我们家也有两个秀才,说不得哪天谁就考上举人进士了。”
“你就做美梦去吧,你当举人是容易考的,有些人考到孙子都大了也没考上。”
想起杨林这些年的遭遇,两人都沉默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时候,有些事,确实要讲些天时地利人和。
吴成来县城这些日子,总也找不到活计。
便也来贩馒头卖。
杨树见他不容易,贩给他的馒头比别人要少一文钱。
杨树还叮嘱他:“一定要按三文钱两个卖,要不然这生意没法做。”
第一天,他挑到书院外头,看到已经有几个小贩在守着了。
其中一个小贩道:“这里是我们包了,你到别处去吧。”
他便挑到到书院外墙的拐角处,零零散散的卖了几个。
伸头看书院门口,那几个小贩忙个不停,这个要两个那个要四个。
还看到小贩给舀咸菜酱料。
卖完一轮,那些小贩的竹筐就凹下去一大半。
吴成大概算了一下,这会子他们就赚了二十来文钱了。
等卖完剩下那些,一天最少也能赚三四十文,比去商行替人扛包要好的多。
如果勤快些,在书院这里卖完,再去贩半筐走街串巷卖,还能再赚十来文。
只不知如何才能在书院占个好位置。
他在的这个拐角没什么人经过,只能挑起担子,到商行一条街上试试。
谁知到了那边,整条街上,一溜烟排着的,都是挑着馒头挑子的小贩。
中间也有些卖馄饨包子的。
但还是卖馒头的最好生意,这条街上,多是替商行扛包卸货的苦力。
一日赚二三十文钱,只舍得买几个粗粮馒头果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