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最近很得意。
他升官了,成为了玄衣卫的一个小组长。
虽然自己一直受到大王和国师看重,但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能力在一些玄衣卫同僚眼中其实是被质疑的。
进玄衣卫都是大王直接通过副令章邯安排进来的,哪怕他后来通过了玄衣卫的选拔测试,也改变不了他人的成见。
高情商的说他运气好。
低情商的说他是关系户。
直到上一次靠着蜀郡水利局的任务,许多人才开始正眼看他,而不是和以前一样表面和气心里瞧不起。
后来又参与了几个任务,其他人才真的在实力和心性上认可了刘邦。
这一次他能独立成为小组长,就是一个明证。
“我跟你说,我自小就被爹说顽皮,来了秦国也被人看错。”刘邦感慨说道:“但我依旧是我,我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回报!今后,我刘邦终于能站起来了!”
麋伍沉默了一下。
“那你非把我喊出来,是几个意思?”
刘邦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不是没人了吗?”
“我手下暂时还没人,林杰也被调走了,相识的其他几个也都有公事走不开,我又不好意思去找大王和国师,尉缭那个跟我一起来咸阳的也不见人影,这不只能找你了吗?”
“我也有公事!是你非把我拉出来的!”麋伍有些黑脸了。
他自从蜀郡回来后就被留在了咸阳,如今在教育部里当了个计划专员,在学宫和部里两头跑。
至于职责,是替大秦制定各地学宫的建设及相关教育制度。
但以他个人认知来说,眼下教育部的首要目的是培养更多的读书人,不然计划制定再多、教育部权力再大,没人还建设个啥?
“别逗了,我打听过了,你现在暂时没事。”刘邦看了他一眼:“你那个什么关于淡化先生学派影响的计划提交了好几天,还不是连个信都没听到?”
麋伍不说话了。
确实,他的计划提交上去了,结果音信全无。
他自己也隐约知道问题在哪。
估计是部里有些官员思想本身就有极重的学派色彩,这计划可能还在争论中——甚至会一直争论下去没结果,自然也不会给他什么回信。
刘邦笑了:“你跟我挺像。”
“别贬低我。”
“……”
“你当县令时就敢顶风作案,现在来了咸阳还敢触这个霉头。”刘邦当做没听到他上一句话:“不愧是敢让我假扮王族子弟的人。”
“别乱说,大王都讲了是给你便宜行事了。”
“对对对!”刘邦点了点头:“你们这些人啊,书读得太多,说话真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