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贴错了顺序

化红尘 彭卿越 2727 字 3个月前

吕后将他拘禁,不知道具体如何,还没成年的刘恭死了,对外称是暴病而亡。

之后,立刘弘为帝,为了辖制他,让他立吕家的女子为后。

安于当傀儡的刘弘平安活了十几年,后来吕氏势力倒,大臣并不拥立刘弘亲政。

刘弘的皇后是吕家女子,大臣怕吕家再专权,把刘弘也一起杀了。

当然不能直接杀皇帝,哪怕是个傀儡皇帝,为了不背反叛之命,以刘弘不是刘盈的亲生子名义来杀。

已传刘弘不是刘盈亲生子,连轵侯刘朝、壶关侯刘武、济川刘太也被说不是皇家血脉,全杀了。

另有封为淮阳王的刘疆,在少帝五年已因病夭亡,常山王刘不疑也病夭,都只活了几岁。

汉惠帝刘盈的七个儿子不论是不是亲生,总之死得一个不剩了,也没有孙子留下。

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死于公元前187年,只在弟弟死后一年就死,还没满28岁。

她的女儿张嫣顶了空头名份到死仍是童女身,她的儿子张偃先袭爵为王,后来降为侯。

张偃传张欧,张欧传张生,张生传张广,张广传张昌,张昌因“乏祠”被废除爵位,收封地,这一脉张家从此凐灭于历史尘埃。

乏祠,是未能及时祭祀祖先,或废缺祭祀之事。用这个理由来废爵位,可见张家那时已毫无反抗之力。

吕后的妹妹吕媭嫁樊哙,除诸吕的时候樊哙早就去世,吕媭生的樊伉被杀。

后来优抚功臣之后,寻来承袭爵位的是樊哙庶子,与吕家无血缘。

吕姓的各位子侄更是全被诛杀,没了势力保护的吕后一族,男女老少皆被杀尽。

吕后临死已预见到这种情况,她让吕禄、吕产分别统领北军、南军,也不要给她送葬,可知她死前也惶恐担忧、不得安宁,但还是没能避免灭族惨况。

提起吕后,总给人一种她是坚强隐忍帮刘邦打天下的受苦老妻感觉,但我看不下去电视剧里演的两人类似姐弟形象!

推算起来,刘邦娶吕雉的时候已经48岁,吕雉才16岁,就算我不专业,推算有误,他们两人成婚时刘邦也绝对超过40岁,吕雉也绝对不满20岁。

后宫争斗,现代人总要用正室撕小三的剧情去套,但请不要把吕雉设定成苦大仇深的失宠发妻,一切只是利益联姻,一切争斗也和爱情背叛无关。

最后讲最幸运的薄姬、刘恒母子,之所以说幸运而不是智慧,是他们最终成功真有太多运气成份。

薄姬本是魏王豹的妾,在魏王豹败亡后刘邦将她掳去,被当成战利品。

她并没有从此受宠,在一年多以后才得以亲近刘邦,承宠即孕。

但以后又是几乎见不到刘邦的面,吕氏没有把她当成威胁者,也不想把事做得太绝,刘恒封代王,在刘邦死后,她得以经吕后同意到了儿子的封地。

即使没有对吕后造成威胁,吕后也在他们身边安插了奸细,他们在管理好封地的同时,实力仅以自保,无法反抗吕后。

除去吕氏一族,有众臣多年努力,也有很多巧合,在此不详述。

刘恒幸运中的幸运是,通常除掉外戚强权后,也是让现任皇帝——即让刘弘亲政,或从上任皇帝刘盈别的儿子里选一个继任者,在嫡系有子嗣的情况下,轮不到庶出兄弟来继位。

但陈平、周勃居然把刘盈的子嗣杀尽,这是别的朝代没发生过的,于是刘恒成了最合适的继任者。

刘邦若泉下有知,看子孙一再被残杀,是何感想?别怪女人嫉妒,后代诗人林纾比他通透,写下:“不留夙孽累儿孙,不向情田种爱根”。

当然,更深一步讲,汉初的惨剧和嫉妒也没多大关系,历史的车轮碾压之下,个人的力量太弱小,分封制不适应社会发展,刘邦分封的子孙们不论性格如何,结局都只能是惨死废国,走向君主集权的过程必定腥风血雨。

要么风流一生,却没有知心人;要么有知心人,却无法相守到老;要么能相爱相知相守,可终究被迫分离。

而这些故事中,最令人难受的是为了家族利益去联姻。

联姻真能壮大势力吗?多少旧贵族是因为联姻还衰落得更快呀?

彼此皆在强盛向上发展期还罢了,一方走了下坡路,还是不要去攀附为好。

比如王献之,最终也没能挽住王家颓势,还搭上一生幸福。

把希望寄托于攀附,真是没志气,如果王家人都有志气些,不把压力和期望加于一人的婚姻上,或许更能在朝堂大事上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