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爷子拿起一张纸,指着上面的题目说道:“就说这一题,‘论君子之德与治国之道’,这不仅要求你对儒家经典中的君子德行有深刻理解,更要能将其运用到治国方略之中,阐述二者之关联。”
燕南笙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表叔祖,我觉得君子之德在于修身正心,而治国之道在于以仁为本,以礼为纲。但如何能将二者有机结合,还需细细思量。”
徐老爷子满意地点点头,说道:“不错,不错。你能有此想法,已是难得。但还需多读些先贤大儒的论述,方能完善自己的观点。”
接着,徐老爷子又翻出一张考题,“‘议民生之苦与为政之要’,南笙,你对此有何看法?”
燕南笙沉思片刻,说道:“老爷子,我认为民生之苦在于衣食不足、赋税繁重、徭役过多。为政之要则在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修水利,使百姓安居乐业。”
徐老爷子微笑着说:“嗯,想法不错,但论述还需更加详实,要有具体的事例和数据支撑,方能令人信服。”
徐老爷子一边讲解着考题,一边将相关的学者大儒的解析和范文递给燕南笙。
燕南笙接过那些珍贵的纸张,如获至宝,仔细地研读起来。她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恍然大悟,心中对这个时代的大儒的文学思想的涵养有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看着徐老爷子手里来回地翻着这些纸张,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给自己讲解着这些宝贵的范文,燕南笙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感动。
她深知,徐老爷子为了给自己搜集这些资料,不知耗费了多少心力。
还真是,在古代,学者的一些手稿是只传自己弟子的,外人若是想得到,可是不易。
徐老爷子为了求得一位大儒对某道考题的独家解析,不惜亲自登门拜访,低声下气,受尽冷遇。
还有那几篇珍贵的范文,是徐老爷子托了许多人情,辗转从几位老友手中借来的。
为了这些资料,徐老爷子放下了自己的尊严和骄傲,只为了能给燕南笙铺就一条通往仕途的光明大道。
燕南笙来到这个时空这么多年,也对这个时空的人文了解颇深。对于徐老爷子为了得到这些珍贵的手稿和资料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也能窥知一二。
她眼眶渐渐湿润,她抬起头,深望着徐老爷子,说道:“表叔祖,您为我付出如此之多,南笙何德何能,让您这般费心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