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明英宗朱祁镇公元1427年11月29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他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前后两次在位。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母亲为孝恭章皇后孙氏。
如何登基
他是明朝第一个生在父亲已经是皇帝的皇太子,所以说是一出生就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皇帝。在出生不到三个月的1428年二月初六就被立为皇太子。他从小头就特别大,所以他的帽子等与头相关的装饰几乎都是要定制。前面也提到明宣宗的时候,开始信任宦官,所以等到朱祁镇识字的年龄后,朱瞻基不是让大儒来教朱祁镇,而是让当时的太监王振做他的启蒙老师。就是这个王振后来帮助朱瞻基成为了俘虏,具体后面再谈。启蒙老师嘛,通常都会在孩子心目中是很有分量的,所以王振也就成为明朝众多权势滔天的太监里面的一个。朱祁镇一直只叫他先生而不叫他名字。对他是十分的敬畏。
1435年正月初一,病入膏肓的宣宗命群臣免朝贺,到东宫文华殿朝拜朱祁镇。两天后朱瞻基驾崩。但是当时的朱祁镇只有7周岁,无法处理政务,所以朱瞻基遗命让当时的张太后处理朝政。据说这过程中还出现一个小插曲,就是传言说是张太后想让朱瞻基的弟弟襄王朱瞻墡登基,张太后为了平息谣言,亲自将朱祁镇带到乾清宫,哭着对群臣说:这是新天子,大家才跪拜三呼万岁后,让朱祁镇继位。张太后还以违背祖训,后宫不得干政为由,不同意群臣申请的垂帘听政的要求,而只是从旁协助。
登基后所作所为
朱祁镇刚上位的时候,朱瞻基培养的三杨和勋臣张辅一起辅佐他,但是张太后不垂帘听政,虽然在发挥影响力,却给了王振一个机会,王振在朱祁镇的支持下,权力迅速膨胀,仅仅八个月就提拔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成为与宰相抗衡的势力。
但是刚开始王振在三杨和张太后的压制下,还表现的特别积极的一面,虽然中间也犯些错,甚至于好几次被张太后以宦官不得干政,准备杀死他。结果朱祁镇求情才得以幸免,但是在1441年,张太后去世,两年前杨荣去世,其它二杨也年事已高,慢慢的王振就开始大权独揽,权势熏天。
于是就有后边王振鼓捣朱祁镇御驾亲征,最后在土木堡被蒙古鞑靼部首领也先包围,最终被也先俘虏。朱祁镇命好就好在他们没有遇到金朝的皇帝而是也先,也行本来想用朱祁镇要挟明朝,虽知道明朝不理睬这一套,直接另外立一个皇帝朱祁钰也就是明代宗,也行一看朱祁镇没有利用价值了,他没有金朝那么蠢,羞辱杀掉朱祁镇,而是释放了朱祁镇,让朱祁镇回来窝里斗,从某种程度,也先还是挺聪明的,因为杀掉朱祁镇已经对明朝没有任何伤害,反而是让朱祁镇回来,说不定搞乱明朝。
当然最终明朝确实小乱了下,刚回来的朱祁镇被弟弟朱祁钰给软禁起来了,但是在朱祁钰死的时候,朱祁镇在一些心腹旧臣也是为了谋取私利的太监石亨等人的扶持下,最终在1456年正月二十一日正式复辟,重新称帝。
朱祁镇复辟后,首先就是做了一件至今让人惋惜的事情就是诛杀了于谦,一个北京保卫战的大功臣于谦,没有于谦可能明朝这时候就结束了。随后明朝可以说确实是乱了一阵,扶持朱祁镇上位的太监们以石亨为首飞扬跋扈,朱祁镇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又让其它太监起来,最终斗翻了石亨,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反正最后就是乱糟糟的不是这个太监上,就是那个太监上。
随后的日子还算是一切正常,朱祁镇也勤于政事,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批阅奏章,然后上朝,下午也是经常批阅奏章,没事的时候就听听内政,晚上休息的时候,就到母亲那里去请安。
如何死亡
到1464年正月,竟然因为脚气病最后病入膏肓,正月初六身体就不行了,像他父亲一样,让他的儿子朱见深开始处理政务。正月十七日,朱祁镇就驾崩了,驾崩的时候三十八岁。死后被安葬在裕陵,位于今天的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
历史名人评价
明史中这样评价他:帝不幸身丁多难,两载北庭,七年南内,艰辛困苦,古未有闻焉。以故复辟之后,综揽明察,内外罔敢干其纪,斯则动心忍性之明验也。惟是郕王之恶终、少保之疑狱,既已灼知其枉,而厘而正之,必以待诸后人,抑独何与?呜呼!改过不吝,诚未易言也已。
作者评价
上承仁宣之治的好开端,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信任王振,第二错误就是对待于谦,第三错误就是对待弟弟朱祁钰,无论如何,于谦和弟弟撑起了大明社稷。这从整个民族情感来说,这两人也是个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