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我叫司马曜 晋孝武帝 被老婆用被子活活捂死的皇帝

就在老爸死后,我继位这中间还有个小故事,前面老爸也提到王坦之当面撕掉所谓的我不行让桓温取而代之的诏书,老爸去世后,按道理我就自然而然的坐上皇位了,因为我是太子嘛,可是还是有大臣害怕桓温,还建议具体我做不做皇帝让大司马桓温来决定。这时候琅琊王氏的尚书仆射王彪之帮我说了句话,大概意思就是皇帝死了,作为太子的儿子继承皇位,天经地义,大司马怎么可能有什么异议。如果当面再去询问大司马,反而是让大司马为难啊。

于是大家才不再说话,然后扶持我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其实大家可能疑惑既然桓温的权力到如此地步,那么王家的王坦之也好,王彪之也罢他们有什么胆量敢抗衡桓温呢,其实这就是另外一个势力那就是门阀势力,就好像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公司的董事长看上去很有钱一样,但是他可能背后扶持他的老板更加有钱有势力虽然没他有名气,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司马家给各个门族势力相应的回报,足以让他们轻易能不换人就不换人了,所以王坦之他们敢如此作为是他们背后的家族势力而已,所以包括桓温最终没有成功也是因为背后的门族势力的干预的结果而已,我司马家为什么能轻松取代曹家,就是曹家搞什么人人平等,做官的你让官二代和一个农民出生的儿子一起称兄道弟,同殿称臣,当然心里会是极端不舒服的。阶层固化对于普通阶层的人的危害,普通阶层人是很难体会到的,但是他却是我们统治者必须去思考和平衡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就是在这种势力的保护下,才得以成功的继位。

老爸的当政的这几个月和我刚开始继位的几个月,可以说是桓温权力达到了顶峰。在当时的事实就是除了祭祀之类的面子上的工程是由皇家来做,其它一切政务全部是由桓温决定,有点像现在的英国一样,提前进入君主立宪制了,皇帝就是个门面。连后面打赢淝水之战赫赫有名的谢安当时也基本上是认可桓温,认桓温为君,一切命令工作汇报请示啥的都是找桓温。

然而用大家经常评价我们司马家的老祖宗司马懿一样,用时间这把杀猪刀杀死一切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我们是一个人杀不过你,通过二代人终究弄这把世间最锋利的刀终于也把桓温这个对手给杀掉了,他如果再活几年,有可能我司马家的东晋也就走到头了。在利用时间这把刀上面,我司马家才是第一高手。

所以在老爸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373年7月的时候,桓温去世了。桓温临死的时候还蹦跶了几下。在他去世当年年初,道教徒卢悚率领300多人一直攻打到皇宫,进入武器库拿取了不少的武器,说是为司马奕复辟,前面司马奕自己也讲到卢悚曾经派人找过他,可是他自己不相信,其实相信不相信,他的恶名声已经在朝廷上想起来了,不过我要说的是他确实还是挺聪明的,复辟就靠这样的跳梁小丑一样的人物,怎么可能成功呢。他的这个行为也是挽救了他的生命,否则他估计又将是历史上一个被废然后被杀的短命皇帝。卢悚被桓温剿灭掉后,卢悚虽没成功,但是为桓温埋下了一个引子,就是说桓温要灭掉谢家和王家这二个不怎么听他的大家族,然后夺走我司马家的皇位,这就无形中将王谢二家和我司马家绑定在一起了,桓温还在做着禅让的美梦,想让我为他加九锡,被王坦子和谢安给一再拖延,因为当时他都已经生病了,所以他被一拖就拖到死翘翘了,也没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拖字诀很多时候都是解决比自己强大的敌人的最佳法门。

桓温去世后,二次垂帘听政的褚蒜子再次上到前台来,因为我很小所以她再次垂帘听政,她属于典型的不想要权力,权力总是找上她,而很多皇太后是想要权而拼命抢却不可得。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次她是被再次请出来的,原因就是刚刚我说了,我很小,然后谢安为了防止桓温的弟弟桓冲继续专权请特意去请她的。崇德太后其实不是一个玩弄权力的高手,所以只能是做做门面上的功夫,有感于王坦之和谢安等人的功劳,所以她再次封赏了谢安和王坦子,于是权力也只不过是由桓家转到王谢二家而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公元375年5月的时候王坦之死掉了,这让谢安在朝廷的影响力独一无二了。为了不使王家的影响力变成桓温那样一家独大,我娶了王氏家族的王蒙的孙女王法慧做了皇后,我弟弟琅琊王司马道子也娶了王坦之的从侄女做王妃,这叫无心插柳柳成阴,这为我的后续亲政拿回皇权打下了基础。

376年正月初一,崇德皇后再次还政与我,我开始亲政,这时候谢安已经是我的宰相了,不过前面说过谢安在朝廷上的影响力独一无二,唯一的就是在军事上他很薄弱,这时候的军权还是在桓温的弟弟桓冲的手里面,桓冲一直带部队驻扎在荆州。这时候我和谢安其实都面临相同的问题,就是朝廷之上是没有问题的,朝堂之外对内要防止桓冲像他哥哥一样搞个军事挟持,对外北方的前秦日益强大。

谢安建议让他的侄儿谢玄为兖州刺史,镇守广陵也就是今天的扬州市。2年后,又让他兼徐州刺史,驻守北府也就是今天的江苏镇江市,在这段时间谢玄招募了不少名将其中就有刘牢之这也不是个简单的人。还有其它一些当时都很能打的将领,组建了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北府兵,北府兵战斗力极强,最终这支部队为我们的统治提供了极强的保障。

公元383年8月,前秦天王苻坚下令攻打我们,试图统一中国,着名的淝水之战就此开始了。苻坚当时率领步兵60万,骑兵7万,羽林郎3万总共90万,号称百万,人数是真的多,他命令梓潼太守率水师7万人从巴蜀顺流而下,向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打过来。听说当时苻坚狂妄的说我的兵马多到将马鞭放到长江能够将长江堵住,这也是着名的成语投鞭断流的来历。面对如此庞大的敌人,我们当时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呢?当时谢安手里面的北府兵等总共只有8万人,最后全部授权由谢安全权负责,谢安让谢石做大都督,谢玄做前锋,前往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