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德水波涛沉太后

尔朱世隆笑道,我知道哥哥素有大志,兄弟我无条件支持你。但朝廷就是因为怀疑你才派我来的,如果我不回去,朝廷那边就会知道你真的要起兵,从而提前做好准备,那样就不好玩了。我还是回去比较好。

尔朱荣见堂弟如此仗义,也颇为感动,便叮嘱他等自己的消息,做好随时开溜的准备。

尔朱世隆回朝之后,跟胡太后敷衍了几句,说尔朱荣就是一时没想开,过段时间就好了,不会有事情的。胡太后信以为真,便放松了警惕没做进一步安排。

尔朱荣跟元天穆商量了一下,认为宗室之中长乐王元子攸声望很好,可以立为新君。但元子攸现在在洛阳,总要他同意才好往下进行。于是尔朱荣派侄子尔朱天光秘密进入洛阳,跟元子攸碰头。能当皇帝毕竟是好事,几番说服之下,元子攸最终同意了。

万事俱备,尔朱荣从晋阳起兵,直驱洛阳,同时秘密通知尔朱世隆赶紧逃出来,在上党跟他会合。

胡太后听闻尔朱荣已经起兵,吓得魂不附体。她派人去抓尔朱世隆过来当面质问,可是尔朱世隆府上早已人去屋空,连个鬼也没有了。

胡太后知道中了尔朱兄弟的缓兵之计,赶紧召集诸位大臣商量对策。现在各路大军都在外面平叛,临时叫回来拱卫京师根本来不及。而且大臣们也都看不惯胡太后的所作所为,谁也不说话。只有徐纥上前道,太后别害怕,尔朱荣只不过是个小小的蛮胡,掀不起多大风浪,洛阳城内的宿卫就足够对付他了。只要我们据守险要,尔朱荣的部队千里奔袭,人马疲惫,肯定一打就投降。胡太后一听颇有道理,没想到徐纥还懂得兵法。于是立刻命令李神轨为大都督,统领部队去对付尔朱荣,同时派遣别将郑先护等人带兵去北中城把守河桥,武卫将军费穆把守小平津渡口。

洛阳城在黄河以南,北边这一段黄河风波险恶,渡河困难。孝文帝迁都之后,为保障南北交通畅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重修黄河浮桥,也就是河桥。同时出于安全考虑,在黄河北岸又修筑了一座城池以保卫河桥北入口,即为北中城。可以说,只要守住北中城,洛阳就是安全的。等各路大军回援,尔朱荣必败无疑。

但再好的计划,到了不合适的人手里也执行不下去。

尔朱荣到达河内之后,派人秘密去洛阳城内迎接元子攸。元子攸没有走河桥,而是带着他的哥哥元劭、弟弟元子正,从西边的高渚渡口偷偷乘船过河,跟尔朱荣会于黄河北岸。四月十一日,元子攸正式登基,封元勋为无上王,封元子正为始平王,任命尔朱荣荣为大将军、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封太原王。

费穆当年放弃云中南逃的时候,多亏尔朱荣收留庇护才没有被追责,他知恩图报,率先举手投降。守卫北中城的郑先护跟元子攸一向关系非常好,听闻兄弟当皇帝了,二话不说也打开城门放尔朱荣的部队进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结果就是还没开打,先有两路部队倒戈了。李神轨听闻北中城失守,黄河天险已成摆设,心态立马就崩了,自知螳臂当车没有意义,果断弃军跑回洛阳。

这下洛阳城里乱套了,徐纥反应最快,迅速伪造了一封诏书,偷领了十匹御马一溜烟逃奔兖州。郑俨见形势不对,也不打招呼偷偷溜回老家。

胡太后很郁闷,男人果然没一个靠得住,平时花言巧语海誓山盟,大难当头跑得比谁都快。她知道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跑是跑不掉的,只能放弃抵抗期待敌人心软发慈悲。

放弃抵抗要有个态度,于是胡太后把元诩的后宫佳丽都叫出来,陪她一起落发出家,表示自己已经皈依佛门,再有啥事不要找我了。

但这时候投降已然太晚。

四月十二,文武百官捧着皇帝的印玺绶带,准备车辇迎接元子攸进入洛阳,是为魏孝庄帝。

四月十三,尔朱荣派人把胡太后和那个刚会说话的幼帝元子钊揪出来,押送到河阴大营亲自审问。胡太后此时已成阶下之囚,再也威风不起来了,她只求活命,于是百般解释说自己其实没什么恶意,大家一场误会,而且现在自己是佛门弟子与世无争,求尔朱荣高抬贵手放过她。

尔朱荣乃契胡英雄,铁血无情有仇必报,没有怜香惜玉的爱好。他不再听胡太后啰嗦,拂衣而起。胡太后在绝望之中,连同幼帝一起被沉入黄河。

胡太后传奇的一生就此终结,她是北魏一朝唯一一个逃过子贵母死宿命的后妃,但造化弄人,北魏的江山社稷最终也断送在她的手上。传唱千年的,只有她写给昔日情人杨白花的那篇凄婉的情歌: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

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

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