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色逐渐黯淡下来。
当日暮降临的时候,浮阳县城池大门,忽然打开了。
城外的袁绍军斥候注意到这个情况,原本松懈的神情,几乎是连滚带爬一般上马冲回营寨。
此时高览军中有谋士辛评,治书李历,以及马延、焦触、张南、韩荀、马凯等将领。
高览得知消息,除了在外巡逻的将领外,立即召集其他人议事。
众人来到主将营帐,高览环顾四周说道:“诸君,刚才探马来报,说浮阳城门忽然打开,你们怎么看?”
辛评沉吟片刻,问道:“城池可有动静?”
“并无动静。”
高览摇摇头,探马原本以为敌人要进攻,结果一人去报信,其他人都在那守了片刻,等了好一会儿都没人出来,第二波探马才又回来报告情况。
“此必是诱敌之计也。”
辛评说道:“如我所料不差,南皮陷落的消息已经传到浮阳,公孙瓒心急如焚,想与我们进行决战。可我们坚守不出,因而大开城门,引诱我们主动进攻。”
治书李历也点点头道:“我觉得也是如此,我们昨日得知的情报,公孙瓒与我们得知的时间应该也是相差无几。”
“嗯。”
高览思索片刻,便问道:“那我们现在该如何?”
辛评笑道:“自然是在营寨中严正以待,现在急的不是我们,而是公孙瓒。只要我们不上当,他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弃城北上,狼狈逃窜。二是主动进攻我们营寨,逼迫我们决战,不然等到明公大军过来,以近六倍兵力围困,他必死无疑。”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几乎是所有军中将领以及谋士会的一个准则。
现在公孙瓒大军两万,高览五万人,双方差距并不明显,如果分兵围城的话,会导致兵力分散,因而无法围城。
而袁绍领六万人,等到他北上与高览会和,则冀州军有十一万大军,差不多六倍于敌,不说将浮阳团团围困,四面攻城肯定没有任何问题。
到时候顺利的话,迅速破城攻灭公孙瓒。哪怕不那么顺利,也能将他一直围死。
不过有一点对于高览来说,还是非常重要。
那就是公孙瓒急,袁绍也急。
毕竟这招调虎离山,将刘备引向豫州战场。可争取的时间也就是一来一回那么不到一月的时间而已,甚至加紧行军,从汝南半个月内回青州也不是做不到。
而攻城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守城方准备得当,里面粮草充足,围困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都是常有的事情。
像历史上袁绍数万大军围攻臧洪不过几千人,打了一年都没打下来,就是如此。
高览虽然不知道臧洪的事情,但他知道攻城有多难。
因此他还是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一下辛评,于是说道:“军师不要忘记,明公在出发之前,尽量要求我们速战速决,刘备随时可能会回来。”
辛评想了想就说道:“嗯,这点倒是我疏忽了,只想着如何赢,却忘记了明公也在与那刘备抢时间。”
“那我们应该如何对敌?”
高览又问。
李历道:“既然敌人城门打开,不如干脆领军猛攻?”
“那也不行,这是明摆着的陷阱。”
辛评沉吟半天,说道:“将军可令人率军佯攻,同时令人埋伏于城北,等到佯攻之军败退之时,敌人必然追击,此时我们再坚守营寨,与敌人周旋,等到敌人久攻不下,大军出击,则有可能拿下浮阳。”
“若是拿下浮阳,便是大功一件呀。”
高览听到这个计策,精神一振。
公孙瓒在抢时间,想尽快回幽州稳定局势。
袁绍也在抢时间,想在刘备回来之前将公孙瓒狙杀在渤海。
历史上他做得很成功,数次击败公孙瓒于冀州、青州、幽州等地,双方打了七八年,最终在易京将强大的公孙瓒困死。
当时公孙瓒受到刘虞的扶持,统领步兵和骑兵大概两万,后来青州黄巾复起,聚众三十万,被他攻破,俘虏大部分人马和辎重,因而实力大增,不再听命于刘虞。
而袁绍因为初得冀州,还没有消化,只有数万人,实力远逊色于公孙瓒。
双方实力悬殊,最终由于公孙越的事情而爆发冲动,导致早期一直是公孙瓒压着袁绍打,一直到界桥之战,龙凑之战,鲍丘之战几次大战,才将局势扭转回来。
但此时却是两级反转。
袁绍得到了王芬的全部遗产,所以一开始就拥有了接近官渡之战时全盛时期的冀州兵力。
公孙瓒的基本盘是前期刘虞扶持他的两万步骑,以及青州黄巾。
结果刘虞现在在洛阳当皇帝,青州黄巾全归了刘备,其中精锐目前都在前线,所以实力比之历史上可谓是差了太多,根本不能和袁绍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