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战

三国之谋伐 玩蛇怪 2821 字 1个月前

夏侯惇很清楚自己的人太少了,不可能击败纪灵,所以他只希望能够牵制纪灵就行。

在大规模战争中,往往人数越多,差距越大,反而更容易出现以少胜多。

但小规模战争里,人数越少,差距越大,则很难发生这种事情。

比如昆阳之战,一万对四十二万。赤壁之战,五万对二十多万。淝水之战,八万对八十万。

因为人越多,指挥就更加混乱。不是人人都是韩信,在通信能力极差的古代,想要遥控指挥每一部人马,都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而几千人的战斗就不一样,只要稍微有些军事素养,人数占优的那一方肯定是胜算更大。想要以少胜多,难于登天。

纪灵有两万人,夏侯惇只有五千,双方差距足足四倍。除非夏侯惇能够阵斩纪灵,造成斩将夺旗的局面,否则几乎不可能在纪灵手里讨到便宜。

因此一路行来,他只是尾随,给纪灵制造压力,并没有主动出击。

纪灵驻扎的点更靠近吕县,所以他跟刘勋回撤时的方向不一样,刘勋是从沛国南下,而他则是从下邳南下,如果他也选择从沛国的话,就要绕远路,不划算。

双方一前一后,已经抵达了夏丘附近。此地的西面约二百里就是大泽乡,纪灵到了夏丘南方,往徐县而去,只要过了徐县,再经过淮陵,则进入了九江郡,顺利地完成回防。

现在已经过去三天了,刘勋和纪灵离九江都有一天到两天的路程,他们谁也不知道袁术那边情况怎么样,所以都是心急如焚,尽量迅速往回撤。

正是十二月,由晚冬转早春的时间节点。天气虽然有所回暖,但依旧保持着寒冷,旷野的道路上,杂草丛生,早春刚刚露芽的野草迫不及待地想要钻出泥土,呼吸新鲜空气,却又被无数只脚踩回了地里。

夏丘与徐县,其实就是后世的泗县和泗洪县,两地多为平原,再往东南方向,就是后世著名的洪泽湖,但在此时却还没有成为湖泊,只有因淮水中下游泛滥而形成的大量沼泽湿地。

此时尚未靠近更南的淮水水系,湖泊河流尚不多,远处的丘陵已经是逐渐从褐转绿,农历十二月份的塞北还在下雪,淮水北岸却已经是一片春意盎然。

夏侯惇骑在马上,不断地催促着士兵加紧行军。现在离淮南越来越近,他就越不能放纪灵过河,因此此时必应有一战。

程昱朗声道:“元让,紧紧咬住即可。千万不能给他们渡河的时间,一定不能和他们打。”

“我知道。”

夏侯惇表示明白。

“我料那纪灵归心似箭,必定要和我们决战,你一定要记住,敌进,我就退,明白吗?”

“知道。”

“好,那我就走了,千万不能鲁莽!”

程昱千叮咛万嘱咐。

夏侯惇现在根本没有瞎眼,双眼露出狰狞的神色:“我就算是死,也不会让纪灵回去。”

说罢一催促马匹,飞一般地往前而去。

这就是有战术和没战术的区别。

典韦不懂战术,于是就傻愣愣地追,追到了就跟你打,莽夫一股脑a上去,跟刘勋打了个昏天黑地,最终被吕布迫走,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而夏侯惇和程昱就聪明许多,只是紧紧咬住纪灵不放,跟在身后,不主动进攻,也绝不会中纪灵设下的埋伏。

事实上纪灵几次想在前方设伏,都被程昱识破,一来一回,反而更加耽误时间。

最重要的是,不管是纪灵还是刘勋,都必须要过淮水才能回到淮南。

典韦在刘勋过淮水之前,就急哄哄地找他打仗,最后没分出个胜负,刘勋自然可以从容地渡过淮水,驰援袁术。

而夏侯惇和程昱,则是分兵。

由夏侯惇继续尾随纪灵,程昱领一千人绕道,提前埋伏于淮水渡口附近。

此时后有追兵,侧翼有埋伏,纪灵过不过河?

过河就会导致军队没有战阵,前面的人还在渡河,后面的人却要打仗,必然会让军队处于一片混乱,到时候五千人战胜两万人,或许就未必不会成功。

不过河的话,更加糟糕。袁术那边情况不明,一旦因为他没有及时回援,导致袁术那边出问题,那事后纪灵必然要遭到处罚。

因此这对于纪灵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同时也是程昱战术的高明之处,可以有效打击敌人。

只是纪灵好歹也是袁术麾下有数的大将,等他抵达徐县,离淮河已经不足八十里的时候,终于回过味来,明白敌人是打算在淮河边上阻击他。

一时间骑虎难下,想了半天,决定亲自带一万人回头,迎战夏侯惇,然后让自己的副将先带一万人到淮河渡口准备船只。

夏侯惇又不蠢,与程昱分兵之前,三令五申让他不要和纪灵对战,因此纪灵回头,他就立即后撤。

双方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来来回回,玩得不亦乐乎。

一直到第二天,也就是袁术求援的第四天,纪灵才慢慢吞吞地抵达了淮水边上。

按理来说,淮南淮北距离总共不到三百里,这还是汉里,照后世来算,就是一百多公里而已。

不谈那些一天徒步一百公里的大佬,单按照古代常规行军里程约每日七十里来算,四天时间,散步都散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