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尊洛阳朝廷为主,所以打下地盘后,不管是为了树立自己忠臣的形象也好,还是真的愚忠朝廷也罢,肯定不能对冀州指手画脚,而是应该把问题交给刘虞去处置。
而对于公孙瓒来说,他有野心,实力强悍起来之后,就已经不再把洛阳这个朝廷放在眼里,只是碍于刘备,不好这样明着来而已。
但让他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拱手让给洛阳朝廷,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双方在意识形态上,就发生了很大的冲突。
现在矛盾还没有爆发,是因为两人都顾忌着昔日的颜面以及还有一个共同敌人,一旦袁绍凉凉,田丰就觉得,下一场战争,就必然是在公孙瓒和刘备之间爆发。
不过既然陈暮说现在谈公孙瓒还太早,那田丰也就无话可说,叹息一声说道:“子归说得是,公孙瓒之事还是太早,然则袁绍这里也十分棘手,我知道你与明公都不愿用那断盐之计,可除此之外,还能有何法?”
陈暮笑了笑,轻声说道:“元皓兄很急吗?”
“很急?”
田丰一开始有些纳闷:“急什么?”
“急着铲除袁绍。”
“急倒是不急,只是如今青州钱谷充足,士气旺盛,正该一举出兵的时候。”
“但是打仗就要花钱,现在钱谷充足,不代表以后会充足。”
陈暮摇摇头道:“如今青州不大规模征兵,就是为了维持洛阳和青州的稳定局面,青州的粮食产得越多,盐卖得越多,急的就不是我们。”
田丰想了想,思索道:“子归的意思是?”
“急的是袁绍和公孙瓒啊。”
陈暮笑了起来。
青州现在的大战略主要突出一个“稳”。
稳在哪里?
边境的士兵不多,外围只有五六万,加上各郡国的郡兵、县兵,全州总兵力不过八万左右,哪怕加上洛阳,也才十四万。
而袁绍那边前线大概分布二十万大军,还有各地郡国郡兵以及在西面防守洛阳的几万人,总兵力其实已经能达到二十五六万,总体实力相当可怕。
然而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
那就是总兵力以及出兵的兵力其实是不对称的,全国有那么多兵力,不代表出征的时候全算上。
还是拿官渡之战举例子。
根据《三国志·魏略》的说法,官渡之战时,曹操的总兵力是三万,但他只是带了三万多人去前线而已,后方还有大批的预备役以及防备其它势力的守军。
比如命曹仁防守阳翟,以掩护左侧背;命蔡阳率部驻守叶县,以防止汝南黄巾军刘辟、龚郝等部;命曹洪率部驻守宛县,以防御荆州刘表;命李通率部与汝南太守蒲宠驻守汝南,以备孙策。
还有荀彧镇守许昌,知后方诸事,钟繇督运关中粮草,加派卫觊到关中,统制盐政,招抚流民,进行屯垦等。
根据史料记载,如果算上后方的这些预备役,以及防备其它势力的守军,曹操的总兵力最少也在十万左右。毕竟他这些年南征北战,在官渡之战前,地盘面积已经超过袁绍,总体实力,也仅仅只是比袁绍差一线而已。
至于袁绍也是如此,他自己带了十二万人去打曹操,后方同样也有大量的预备役和防备北方胡人势力的守军,因此他的总兵力自然是超过二十万的,这一点在后面打袁谭袁尚就有明证。
因此总兵力和能够出征的兵力绝非是一个概念,别看刘备总兵力能有十四万,但可以出兵的兵力,基本也就是在七八万之间,硬实力与袁绍还是有点差距。
可这就代表了刘备的真正实力比袁绍差吗?
显然不是。
官渡之战前曹操硬实力比袁绍差,是因为他自己作死,三征徐州,把徐州打得千疮百孔,再加上当时洛阳和豫州受黄巾之乱以及董卓之乱的影响,民生凋敝,百姓艰难。
因此当时曹操只是地盘大,治下的人口、经济、农业等等远不如冀州,如果不是他早年得了青州兵屯田,勉强养着军队,曹操势力当时候就已经崩溃。
而现在刘备的青州虽然耕地面积远不如冀州,但加上洛阳呢?
河内与河南同样属于华北平原的一部分,以及弘农和颍川二郡,四地加起来拥有大量的耕地,再加上当初董卓之乱时被强迁关中的人口回来,虽然不如鼎盛时期洛阳附近二百万人口,但也有近百万众。
所以在人口上实际青州与洛阳加起来的总人口数量已经跟冀州差距很小,在耕地面积上虽然有不小差距,毕竟华北平原不跟你嘻嘻哈哈,可总体也差不了太多。
而双方的治理也不在一个层面,很早的时候陈暮和沮授就针对青州发展做了很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