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离间计

三国之谋伐 玩蛇怪 2751 字 1个月前

杨彪硬着头皮道:“太师,我等俱为三公,朝廷大员。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光凭太师手下的大将三言两语,就要无故搜查我等府邸,恐怕于理不合。”

其实这句话也算是他们最后的一点倔强,毕竟董卓都差点当着他们的面把刘辩给杀了,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但不管怎么样,为了自己的颜面也好,为了藏某些东西也罢,总归是要抗争那么两句。

若是什么都不说,反倒更让天下人小瞧了他们的骨气。

王允也站出来道:“太师,我等忠诚天地可鉴,怎么能因为谣言恶语的中伤,而寒了朝廷诸公的心呢?若是如此,长久以往,恐怕人人自危,谁还敢忠心为太师效力?”

“这......”

董卓一时迟疑,杨彪的话他可以不听,但王允从洛阳起,就一直表现得是他的忠心小弟,而且之前还曾经为他出谋划策,他说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

就在这个时候,中堂外忽然有士兵急匆匆奔来,跑到堂下,单膝叩地道:“报太师,牛中郎君回禀,朱儁退军了。”

“哦?”

董卓大喜,忙问道:“怎么回事?”

士兵答道:“朝廷诏书送入朱儁大营,朱儁犹豫许久,最终决定听从诏令,解散军队回长安。”

“哈哈哈哈。”

董卓仰天大笑,看着王允道:“不错,此解我长安之急也。王子师之策,确实有效。既然如此,便依子师之言,不搜查诸位公卿府邸了,免得寒了诸卿之心。”

“多谢太师。”

众人算是松了一口气,连忙拱手应礼。

朱儁那边确实是撤兵了。

实际上他得了这份诏书,真的很犹豫。

历史上,包括他与皇甫嵩在内,实际都考虑过要不要出兵讨董。

皇甫嵩最终是屈服于诏书,董卓让皇帝下了一道命令,就把皇甫嵩乖乖地从长安招回来。

而朱儁则是在徐州四处募兵,想要讨董,结果还没出发,也被一道诏书招走了。

所以这两个人,也确实是对大汉很忠诚,不像各地诸侯那样不听调令。

只是朱儁又不傻,如果他真的解散军队只身进长安,估计最终也是跟皇甫嵩一个下场,在洛阳就被处死了。

因此想了半天,他决定还是得找关东军做场戏,那就是表面撤军,实际上装作被关东军给扣住。

这样双方都给对方一个台阶下,朱儁既不会因为进逼长安,迫使董卓危害皇帝,又能保全自己的名声,不至于有个奉旨不尊的恶名。

反正关东军是不在乎这个名声的,因为关东军师出有名呀,是奉了刘协的名义出征,自然不用在意刘辩的旨意。

不过对于董卓来说,朱儁的撤兵,也确实缓解了他许多压力。

而这个策略又是王允提出,因此让董卓就更加信任王允,既然王允站出来调和反对他搜诸位公卿的府邸,那董卓自然也给了他这个面子,没有撕破脸皮,做得太难看。

朝议结束,诸多公卿回家之后,却并没有停止联络。杨彪刘虞黄琬马日磾种拂这些人是三公九卿,董卓必然派人偷偷看紧他们。

但私底下,有士孙瑞、杨瓒、淳于嘉、赵温、张喜等臣子忠于汉室,秘密相连在一起共谋大事。

几人偷偷在士孙瑞家中相聚,不过让他们惊讶的是,这次士孙瑞居然还带了另外几个人来,这些人大家都认识,有第五儁杨儒魏杰杜楷等人,但最后一人却让人愕然,竟是董卓的忠犬,已经高升为太中大夫的赵琳。

“诸位不要惊慌,相衡乃大儒定祖公之徒,素有才干,后来又仕于文饶公,为文饶公的门生故吏,之前投靠于董卓,不过是与王司徒一般,虚与委蛇,权宜之计也。相衡早年曾与刘玄德有交情,暗中有书信来往,此番前来,便是代表了关东军。”

士孙瑞向大家解释了一句。

实际上朝廷诸公的屁股并没有坐歪,包括王允在内,私底下这些公卿都是明白他是心向汉室,并没有真的投靠董卓。

而士孙瑞同样也属于这一派,表面投降,实际上是曲线救国,先麻痹董卓,再伺机行动。

如今眼看关东军兵败,董卓再次如日中天,众人就相聚一起,商讨对策。

听到士孙瑞的解释,大家这才明白赵琳居然也是卧底,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纷纷向他道歉。

因为赵琳也算是出自名门,天水赵氏,投靠董卓以后,素来让大家不耻,经常偷偷讥讽他。现在得知真相,自然不好意思。

“没想到相衡也是同道中人。”

“原来相衡亦是忍辱负重,以往多有得罪,还请海涵。”

“相衡有大量,应当不会在意我等胡言乱语。”

几人纷纷致歉。

赵琳连忙道:“诸位都是一心为朝廷效力,为天子尽忠,以往不知情,怎么能怪罪于众呢。”

“好了好了,大家快坐吧。”

士孙瑞招呼众人坐下。

长安反董势力中,杨彪王允他们是首脑。

但因为他们的位置太高,被董卓监视,反倒不方便出来私下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