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教育改革,官方保护

再说了,华佗本来就是士族出身,士族出身的人,不论高低,多少都有点这个藏私的小毛病。

这也是大环境所影响的。

“华先生,心中可有忧虑,是否担心自己多年所学,最终会成为他人之成名之器?”

正在给刘俭写药方的华佗闻言,手微微一颤。

随后,就见他笑了笑,道:“大将军真是个爽快人。”

刘俭道:“我这个人就是这样,有问题就解决问题,不要藏着掖着,如若不然,岂非都变成了陶恭祖,恐伤阳寿也。”

华佗闻言,眼睛顿时一亮。

“正是如此,养生者,修心为上。”

刘俭说道:“先生能够学医至今,到这般造诣,定然是出身于士门,依照刘某的推断,先生应该是不缺钱的,先生今日当着我的面犹豫,不过是担忧学术传承,非为财货!”

华佗听了这话,大有遇到知己的感觉。

“大将军不愧为高明者也,不错,华某半生研习医道非为财货,若是想要发达,我就不需要学医了。”

刘俭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我所料不错,华先生心中所想的应该是自己的医学传承。其实就像是那些顶级的阀阅之流一样,他们掌控着各种经文的解释权,而经文的解释权也都归于他们各自的家族和门第所有。”

“这学术,一代一代的延续下来,就形成了他们独有的门风和贤名,你说这些阀阅所掌控的经文,其他士人不知道吗?当然不是了,很多士人皆熟读经文,而且更多的解释者也在不断的出现着,但是最顶级的解释权却一直在阀阅的手中。”

华佗长叹了口气,说道:“可是医学这一类东西,终究和经文不同,这医学的最终解释权无人关心,无人觉得如何,然偏偏方子一旦问世,必然会被医者所用,而天下之人对这方子的传承来源又无过多关心,也没有条文律例保护,大家都用这个方子来治病,用来用去,就无人得知最开始的方子是何人所做了。”

“华某自认为不是特别贪慕虚名之人,但是若说我一一点儿声名都不顾及的话,那也不是,毕竟我的医术之道都是我苦心多年,耗费数十年之功,一味药一味药,一个病人接着一个病人的积累出来的。”

“旁人或许看着没什么,但在华某自己看来,却都是至宝。”

刘俭说道:“华神医何必如此妄自菲薄呢?在刘某看来,您的医道可拯救天下无数苍生的性命,相比于五经,医学之道在人道上更为实用,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并不代表所有人的心声。”

“毕竟,在大多数氏族眼中。经学之道才是至高无上。”

“至于华先生心中所虑,刘某心中亦有了解决之道。”

“这些年我一直在筹谋……华先生,青州的书业大兴你必然知晓,每一本书印刷出来之后,封面上都会有作者,并且由官方统一发行,这青州书坊所刊印出来的书籍,对于今后大汉朝的学者们来说,就是最有力的佐证。”

“而且依照我的想法,今后河北还将设立类似于原先雒阳兰台那样的藏书之阁,每一个郡都要设立大小图书藏阁,将天下有名的书,官方统一认证的书籍全部收纳其中,并标明作者,官方也要对作者的知识产权署名保护。”

“如此,既传承了书文知识,又能令著书者流芳百世。”

“当然,这类目不仅仅只限于经学,对于农学,工学,医学之道就要同样对待。”

“如此,就等于用大汉朝官署的官方角度为您的医术背书,让天下人都知道,您所出每一张方子,每一份贡献,都拯救了天下多少人。”

“千百年后,君之名字必可流芳百世,为后人津津称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