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沅!高考真的恢复了!”
杨树林大队地处偏僻消息自然也闭塞了些,等林卫国把恢复高考的简报贴到大队部的宣告栏时距离宣布恢复高考已经过去了好几天。
但这也不影响队上这些读过书的年轻人欢呼雀跃,尤其是本来就已经读了高中的这些知青们。
就连一向抠里抠叟的张巧玲都花钱去公社的废品站淘了一套高中的旧课本回来,每天下了工就和知青点的其他人一块学习。
程岚她们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就没去凑热闹,连带着宋文华也跟着一块在她们这学习。
这是自高考恢复以来的第一届高考,陆令颐记得这一次的高考有三大特点。
一个是在冬天,也就是11月28号开考,和后世的盛夏完全不同。
二个就是参考的人数异常多但最后录取的人数却格外的少,报名人数高达570万人,最后被录取的却只有27.8万人,算起来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
最后一个就是参考的人员异常杂乱,其中包括退役军人、下乡知青、工人、农民、高中毕业生等等,简而言之几乎只要你报名就能参加考试。
这也就造成了被录取的大学生年龄参差不齐的,她记得她在现代的时候还看过一篇文章,说有个大学录取的学生下到二八年华,上到四五十都打不住,往夸张的说都已经是两代人甚至三代人了。
虽然准备的时间紧迫但陆令颐她们并不是很慌,毕竟之前她们就已经学习了那么长时间,现在要做的就只是反复复习那些已经学过的内容。
为了备考周知衡也减少了出车的时间,休息的时候大部分时间也和她们一块学习。
很快程岚就发现了他的学习能力远超一般人。
“周同志你真的没上过学吗”
曹玉霞看他利落的在草稿纸上写着公式,没几分钟就把她做了半天都没做出来的一道数学题给做出来了。
“没有,以前家里困难读不起书”
周知衡坦然道,但读不起书不代表他不爱学习。
虽然没有去学校学习但他空闲之余也会在家看看那些周自谦好不容易保留下来的书籍。
赞叹之余她们又好奇起他想报考什么大学。
“沅沅去哪个大学我就去哪个大学”
这回答跟她们想的一模一样,甚至一个字都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