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大学第一医院。
住院部一楼特需病房,一处朝南单间里。
许青山正坐在病床边给林密削苹果。
“国庆回去没有回家去看看吗?”
“没呢,家里都在忙,佟童也去榕城参加培训了。”
许青山把苹果切了个薄片,递给外婆。
小老太躺在病床上,精神气看起来倒还不错,原本她是没住院的,但专家安排在后天手术,对面的医疗团队会飞过来和京大第一医院的专家配合手术,为了方便调理身体和省得来回麻烦,林辰华在问过许青山之后,就给林密办了住院手续。
这朝南单间的床位一天要300。
许青山担心林辰华一个大老爷们照顾不好老太太,还让他再请了个手脚勤快、做事靠谱的护工,一天400。
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算起来,一天得1000。
虽然钱花得多,但是也花得值。
看小老太气色就知道了,红光满面的,心态也比以前去医院打针的时候好多了。
“这京城就是京城,护士和医生告诉我,这次做完手术,就能好好养着身体,每两个月过来复查观察一下就行。”
小老太拉着许青山的手絮絮叨叨地聊着。
“那可是国际专家,你就放心吧,我还得你来照顾我呢,别人照顾我不习惯,没你不行。”
许青山笑着说道。
“那可不,就你那爱干净和爱讲究,别人哪能照顾得过来,都这么大个人了,也不懂得打理好生活。”
小老太瘪嘴,但脸上满是得意。
“我听老大老二和老三都说现在你的摊子铺得很开?你要东忙西跑的吗?”
小老太好奇地问道。
她知道这趟许青山回去鹭岛是去忙生意上的事情。
“嗯,确实事情很多,有点烦躁,也有点迷茫。”
祖孙两人没什么避讳。
把小老太带到京城来治病,有些事没解释清楚,小老太又怎么能安安心心地接受治疗。
所以这个把月,林辰华他们也算是循序渐进地把许青山在做的事情告诉了小老太,让她能安下心来,不用担心特权和钱的问题。
许青山此时也愿意和小老太说点烦恼。
他有需求,有烦恼,也越发代表着小老太的被需要。
老人上了年纪,也越发希望自己被晚辈需要。
“我个老太婆懂得也不多,不过我记得你阿公以前经常说三句话。”
“厝内无猫,老鼠跷脚。(屋里没有猫,老鼠跷着脚)”
“树头站乎在,不惊树尾作风台。(树根扎得深,不怕台风卷树冠)”
“事事陪够够,无鼎兼无灶。(事事掺和得太多,锅碗瓢盆都没有。)”
“别的我也不清楚,但我想你不要太忙,忙坏了身体。”
小老太轻轻拍着许青山的手。
许青山脑海里思索着这三句话的含义,和自己眼下应该整理的思路。
其实小老太的意思,许青山不可能不懂。
锚定方向,稳扎稳打,不要东拼西凑地掺和太多。
只是刚刚从目标单一且坚定的高中阶段出来,能经手的事情又多了,总觉得自己这能行那能行,特别是有着后来者的视野和异于常人的头脑,许青山还真能做得到。
可做得到归做得到,事情多了摊子大了,如果样样他都要操心的话。
耗费的就不是他的脑力,而是他的情绪。
“臭弟呐,要记住,你还是个学生,你们学校的老师也来看望过我好几次,我觉得他们说得挺好的,有时候,钱够花就行了。”
许青山心中了然。
田刚他们既然安排了自己外婆的事情,自然也会来探望,只不过没和自己说。
但多少都是想走曲线救国的路线来引导自己的。
“好,我明白了,阿嬷,你放心吧,我会好好争气的。”
许青山轻轻拍了拍外婆的手背。
他已经想好应该怎么做了。
既然自己重新来过,又有那尚未开发到极致的顶级天赋,也想好了未来的方向,就不该被这的那的分心太多。
科研,科研,还踏马的是科研。
赚钱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自己需要考虑的只有投资和回报。
其他的时间。
自己应该多想想应该怎么推进自己的科研事业,应该如何去深入地接触和推动华夏科技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自己心心念念的科工产业。
想到这。
许青山念头通达,前途明悟。
如同高三一年的目标是高考一般。
自己也应该给大学生活也制定一些小目标。
云雾一经拨开,许青山心中便有了三阶段的小目标。
第一阶段,尽快完成本科学业,等待自己的产业初始成型。
第二阶段,直博期间申请四青,成立属于自己的青山资本。
第三阶段,聘任教授申请杰青,龙江会科研中心全面应用。
这意味着许青山必须在未来几年里尽快地做出够硬的成果。
无论是四青人才基金,还是杰青,在学历上并没有硬性的门槛要求,因为几乎所有能够做出成果的顶级学者,没有谁的学历会是博士往下的。
这也同样意味着。
如果许青山的成果足够突出,足够优秀,甚至优秀到能够打破一些默认规则。
那他完全有可能在博士毕业之前就把许多科研基金拿到手。
就像每年国家杰青基金的最低年龄的学者,正常来说最年轻的学者年龄会低到35岁之间,而最年轻的杰青,甚至还有29岁的。
例如金陵大学今年刚入选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的周志华教授,1973年生人,01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02年破格聘为副教授,03年就获选杰青,同年聘为正教授,04年当博导,06年就开始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了。
像这种优秀的年轻科研天才,无论是国家,还是学校,都会予以优待。
而此时许青山所展现出来的天赋,甚至很有可能会把这种优待再往前推进一大步。
就像许青山此时已经给出了《数学年刊》这种数学领域四大顶刊的成果,就算他后续没有更多更大的成果,只要他能顺利毕业,出国兜一圈再回来,水上一些论文,他都能回京大担任副教授。
当然。
他的野望不会止步于此。
关于周氏猜测的论文已经推进得差不多了,许青山如今在思考是继续发表在《数学年刊》上,还是抱着集邮四大顶刊的想法,发给《数学学报》试试?
因为孪生素数的前置论文已经发在《数学年刊》了,后续如果许青山在这一重要的数学猜想上还有突破的话,不出意外也依旧会投递在《数学年刊》上。
纠结了许久,许青山还是暂时不做决定,打算去找田刚聊聊。
陪着小老太又聊了会天,许青山才和小老太告别。
许青山走出病房,看到林辰华倚靠在门边,朝他说道。
“阿嬷就交给你了。”
林辰华点了点头,收回背,站直了身子。
“还有后天9号的那场土地竞拍,你出面就好,资料册里那两块地我已经挑好了,别的地不用竞拍,就拍那两块就行,西北角西北旺镇的地,会竞拍的人也不多。”
“好。”
林辰华闷声闷气地答道。
“走了,后天你放心去,阿嬷这边我顾着,看时间安排,你竞拍完回来阿嬷应该还在手术,车到时候你开过去就好。”
许青山细细地交代道。
“嗯。”
林辰华眼含忧色。
“别想太多,最好的医生,最好的条件,阿嬷的身体你也看在眼里,相信她会好好的。”
许青山拍了拍林辰华的胳膊,安抚这个不善言辞的男人,把手里的风衣套上,便离开了京大第一医院。
他并没有开车。
也没有坐地铁。
而是选择在路上慢慢地走,朝着京大走。
此时是下午三点多。
太阳不大,风大。
行人不多,车多。
裹着风衣,双手揣兜里,迎着风面走,在京城的街道旁,许青山看着车流,看着街角路边下棋的老人,别有一番滋味,只是滋味在心头,慢慢化解。
这慢生活的感觉似乎也不错。
许青山只觉得自己头脑里的数理思路都要变得更清晰了,那知识之间彼此关联的线,像是道路上边缘的白线,被逐条理顺,延伸,整洁。
“噔噔噔噔.噔.噔噔噔.”
许青山兜里响起了一阵铃声。
他从口袋里拿出手机看了一眼,随手接起来。
【陈大跃老师】
“诶!青山,你回来了没?”
陈大跃那熟悉的声音,阔着嗓门就喊出来。
许青山下意识把手机拿远了一拳距离。
“回来了,正在散步回学校呢。”
许青山答道。
“快别散那什么步了!”
陈大跃的声音里洋溢着难以压抑的兴奋和快乐,好像下一秒他就要快乐飞升一样。
“你在哪呢,我去接你,有重要的事要跟你说。”
“有啥事不能在电话里说的啊?”
许青山纳闷道。
“哎呀!你个臭小子!电话里说没有那种氛围!快说快说,在哪,在那等我,我这就过去接你。”
许青山甚至能听到陈大跃那边乒乒乓乓的声音,像是磕碰了什么,还没等他问话呢,那边陈大跃就发出了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
“我在.”
许青山看着路牌,还有附近稍微有标志性一些的建筑,给陈大跃报了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