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鉴别诊断
口蹄疫与牛瘟、牛恶性卡他热、水疱性口炎等疫病临床症状相似,应当注意进行鉴别。
【防控】
非疫区严禁从发生过本病的国家或地区购进动物及其产品、饲料、生物制品等。
来自非疫区的动物及其产品,也应进行检疫,检出阳性动物时,全群动物销毁处理,运载工具、动物废料等污染器物应就地消毒。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卫生,经常进行消毒,平时减少机体的应激反应。
口蹄疫流行区,应坚持免疫接种,用与当地流行毒株同型的口蹄疫灭活苗接种动物。
由于牛、羊的减毒疫苗对猪可能致病,安全性差,故目前倾向于使用口蹄疫灭活疫苗。
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在受威胁区周围建立免疫带以防疫情扩散。
康复血清或高免血清用于疫区和受威胁区动物,可控制疫情和保护幼龄动物。
粪便采取堆积发酵处理或用5%氨水消毒;圈舍、场地和用具用2%~4%烧碱液、10%石灰乳、0.2%~0.5%过氧乙酸或1%~2%福尔马林喷洒消毒;毛、皮张用环氧乙烷、溴化甲烷或甲醛气体消毒,肉品采用2%乳酸或自然熟化产酸处理。
口蹄疫发病动物一般不进行治疗,应采取扑杀措施。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某些珍贵种用动物等,可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予以治疗。
治疗时,要加强护理,精心饲喂,当动物不能采食时,注意人工补饲或饮水,防止因过度饥饿使病情恶化而死亡。
圈舍应保持清洁、通风、干燥和暖和。
①口腔可用清水、食醋或0.1%高锰酸钾洗漱,糜烂面涂以1%~2%明矾溶液或碘酊甘油(碘7g、碘化钾5g、酒精100 mL,溶解后加入甘油10mL);也可外敷冰硼散。
②蹄部可用3%来苏儿或3%克辽林洗涤,干后涂拭松馏油或鱼石脂软膏等,并用绷带包扎。
③乳房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洗涤,再涂拭青霉素软膏或其他防腐软膏,并定期将奶挤出以防发生乳腺炎。
④恶性口蹄疫患病动物除局部治疗外,可补液强心,用葡萄糖盐水、安钠咖或口服结晶樟脑,一次5~8g,每日2次,可收良效。
当动物群发生口蹄疫时,应立即上报疫情,确定诊断,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实施隔离封锁措施,对疫区和受威胁区未发病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并按“早、快、严、小”的原则,立即实现封锁、隔离、检疫、消毒等措施。
疫区内最后一头患病动物痊愈、死亡或扑杀后经14d以上连续观察,未出现新的病例,经终末消毒后可解除封锁。
【公共卫生】
人对口蹄疫病毒仅有轻度的易感性。
在很早以前就有许多人感染口蹄疫的病例报道,但直到用人的病料对牛和豚鼠感染成功才被证实。从健康人的血清中也查到了特异的抗体,说明口蹄疫在人或呈无临床症状经过。人的口蹄疫有时可呈地方流行性。感染主要是由于饮食病牛乳汁,或通过挤奶、处理患病动物而接触感染,创伤也可感染。
人一般经伤口及口感染,潜伏期3~6d,短者1d。多种患病动物均可传染人。
常突然发病,患病后主要临床症状是体温升高,口腔发热、发干,呕吐,唇、齿龈、舌和颊部黏膜潮红,出现水疱。皮肤上的水疱多见于指尖、指甲基部,有时也见于手掌、足趾、鼻翼和面部。水疱破裂后形成薄痂,逐渐愈合,有时形成溃疡。
有的病人表现头痛、晕眩,四肢和背部疼痛,胃肠痉挛,呕吐,咽喉痛,吞咽困难,腹泻,循环紊乱和高度虚弱等临床症状。
一般病程为2~3周,预后良好。幼儿病情严重,可并发胃肠炎、神经炎和心肌炎等。
预防人的口蹄疫,主要依靠个人自身防护,如不吃生乳,接触患病动物后立即洗手消毒,防止患病动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落入口鼻和眼结膜,污染的衣物及时做卫生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