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因果循环有回声

正因如此,每逢夜幕降临之时,陈茂德便会毅然决然地携带着一家老小踏上逃亡之路。

这一路可谓是历经坎坷,他们四处躲藏,前后经历了多达三次的举家搬迁。

最终,这个大家庭在靠近中条山的黄河岸边一处无人知晓他们身份的回水湾旁安定了下来。

开始过上了男耕女织、狩猎捕鱼的田园生活。

然而,那场发生在赤红沟的惨烈战斗却始终萦绕在众人心头。

当那些可恶的小鬼子完全销声匿迹之后,陈茂德领着他的兄弟们奋力挖开那堆堵住山洞入口的巨大石块。

小主,

他们个个眼眶湿润,饱含着无尽的悲痛与哀伤,在金振国引爆手雷的那个地方,小心翼翼地拾起一块块被炸裂得支离破碎的骨头以及散落满地的肉块。

整个场面惨不忍睹,血腥至极,根本无法辨别哪些是金振国的遗骸,哪些又是那些凶残鬼子的残躯。

夏老三提出了一个建议,让大家用随身携带的刀具挖出一个深深的大坑,打算将这些残缺不全的肢体碎片一同掩埋起来。

可这个提议一经说出,立刻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大家都认为这么做简直就是对英雄的大不敬,这种行为令人无法容忍!

毕竟,金振国可是为了保卫家园、抗击外敌而英勇献身的烈士,怎能就这样草草了事?与敌人掩埋在一起?

但也有人表示理解,毕竟当时的情况确实十分艰难,或许这也是无奈之举……

一时间,众说纷纭,争执不下。

最终,还是陈茂德力排众议、一锤定音,他果断决定让夏老三在那座坟茔之上精心雕刻出一块庄严肃穆的墓碑。

只见那墓碑之上,龙飞凤舞般镌刻着一行大字——“抗日特战队长金振国殉国及众鬼子陪葬墓!”

这个饱含深情与敬意的提议一经提出,便立刻赢得了众人的一致认可和衷心拥护。

毕竟,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这样的举动无疑是对英勇牺牲的金振国以及那些与他一同抗击日寇的先烈们最为恰当、也最具意义的祭奠方式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数年光阴转瞬即逝,当手握着猎枪的陈茂德再度踏上这片曾经洒满热血的土地之时,眼前的景象却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昔日的沧海已然化作桑田,原本奔腾不息的河谷竟然改变了流向!

由于历经数次汹涌澎湃的洪水无情冲刷,那条狭窄幽深的山沟早已面目全非,再也寻觅不到半点当年埋葬金振国坟茔的蛛丝马迹……

面对如此巨大的变故,陈茂德心如刀绞,懊悔万分。

他狠狠地捶打着自己的脑袋,痛心疾首地自责道:“当初为何没有想到让夏老三在附近的陡峭山崖之上刻下字迹呢?那样或许还能留下一些可供追忆的痕迹啊!”

此时此刻,陈茂德双膝跪地,置身于赤红沟那片空旷寂寥的山谷之中,泪水如决堤的洪流一般奔涌而出。

他仰天长啸,声嘶力竭地呼喊着:“老金啊!振国兄弟呀!哥哥我想你啊……”

悲怆而又苍凉的声音在群山之间久久回荡,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埋葬完金振国以后,陈茂德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一位远近闻名、技艺精湛的铁匠师傅。

这位铁匠师傅有着一双巧手,能够让破旧的铁器重焕新生。

他小心翼翼地将金振国那把被炸弹炸得扭曲变形的中正剑交给了铁匠师傅,并恳请他务必尽全力修复这把珍贵的宝剑。

经过数日的精心打磨和锤炼,铁匠师傅成功地将中正剑恢复到了原来的模样。

剑身闪烁着寒光,仿佛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岁月。他感激涕零地接过修好的中正剑,然后托付给可靠之人送回了金振国的故乡。

他觉得这样做有两个重要意义。首先,这把中正剑成为了对金振国英勇事迹的永恒纪念,让后人永远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其次,它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可以鼓舞金振国的后代们继承先辈的遗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