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返京

一路有医 长指 1111 字 1个月前

杨老一脸郑重,“我向你强调这些就是要告诉你,人命精贵,大于天。面对求医者再小心都不为过。

无论哪种方式,五运六气也罢,六经辩证也罢,都是服务于病人。你决不能迷信哪一种,医家要长存一颗敬畏之心,在真中存疑。”

张三恭敬应是。

杨老苦心他已经了解,就是怕他失了本心,担心他丢了医德走上歧路。

第二天三人是坐最早一趟回京航班。家人想要来送,被张三拒绝。用杨老的一句话说,“没必要儿女情长,都什么年代了,真有事2个小时就能见面。”

飞机落地后,胡教授亲自开车来接,见到张三后他才真的松了一口气。这几天医馆宋主任把他电话快到打爆。

宋主任就一个意思,如果张三不能回来工作,就要尽快安排一个能接手针灸治疗的医师,如果能兼挑骨科那就最好。

不知什么原因,从初五开始上班医馆附近小区的病源就开始增加,大多都是需要针灸推拿的患者。

按照宋主任的估计,如果病源能持续保持这样数量,帝经堂就可以考虑升级成一家中医院了。

现在帝经堂每日接诊量基本保持在三百人左右。如果病源能增加到500人,并且保持,升级到一家小型中医院是完全可行的。

胡教授当然愿意升级医馆。大厦物业已经几次问过他,想把即将到期的几个楼层租给他。

他委婉拒绝,这事暂时就没法考虑。升级至医院,手续这些先不说,就是最基本的人员配置都无法满足。

医馆现在骨科就是一个空置状态,也就是张三来了之后才开始接待骨科患者。如果升级医馆,其他科室也需要补充医师。

而他现在最缺的就是能放心使用的医师。

他接触过一些医师,不少都是名校毕业,可结果却是不如人意。这些人的理论甚至比他这个专业中医理论研究的人都要专业。

可是一旦真的让他们上手,各种不足都会暴露。以他估计,这些人不在临床打磨个几年根本谈不上治疗。

都是医不知药,药不知医。典型的院校中医学,这样的人只适合考试,适合做一些和医药相关的工作,决不能放在临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