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儿眼里,这样的妈妈闪闪发光。
眼瞅要过年,余红兰才告别西南的同事们,直接飞首都。
西南的保和康是余红兰开的第一家医馆,西南的学生们,也是从小用余红兰编撰教材的第一批学生。
这里的大多数老百姓多多少少都会种植一些药材去卖。
他们对余红兰心怀感激和敬意,这里的一切,对余红兰来说都有特殊的意义。
无论她走多远,无论职位多高,她每次到西南,都忍不住多待一些日子,多教学生们一些东西。
走的时候依旧有不少老乡来送,大多数人都背着背篓,甚至还有人直接从家里赶了一头猪过来。
余红兰眼尖的看见一位老大爷,隐在人群中,乐呵呵的看村长跟余红兰道别。
余红兰挤过去。
“大爷,小红红现在在哪里做事?”
提起唯一的亲人,大爷乐的合不拢嘴。
“那孩子没做事呢,还在读书,说是明年要考大学,想考到首都去,去学医,最好能拜你为师。”
余红兰笑。
“那就好,红红聪明好学还有天赋,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
大爷摆摆手。
“不困难,多亏余大夫,我们家前屋后以前用来喂猪的野菜都能晒干了作为药材拿来卖钱,村长还鼓励我们多种,有多少要多少,家家户户都能挣到钱!”
小红红是余红兰资助的第一批孩子,现在已经要考大学了。
“好好,那就好!”
把中医推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意义不就来了么!
“大爷,乡亲们,药材是治病救人的,我们医馆,药厂,还有收购站,都会收的,只要我们勤快一些,一定穷不了。”
这里不少上年纪的人,可以说看着余红兰长大也不为过,余红兰在这里的自在程度仅次于回家。
想偷摸走都不行,被老乡们热情欢送,眼泪汪汪,还有很多礼物往她手里塞,幸好有保和康的同事们阻拦。
倒是易小宁小朋友,被人带上花环塞了手工刺绣新衣服,还有人直接往她手里塞钱,吓的她躲在妈妈怀里,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