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清月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思量。
她虽然心思缜密,但听闻此家有读书人,倒也稍稍放下了一些防备。
读书人通常知书达理,行事谨慎,或许不会牵涉太多麻烦。
不多时,几人来到一座古朴的宅院门前。
产妇的丈夫率先下车,扶着妻子缓缓走向大门。
院落虽不算大,几棵老树在庭院中摇曳,显得颇有几分书香气息。
方清月刚走到门口,便听见院中传来一道苍老的声音:“回来了?夫人怎么样?孩子可好?”
话音未落,一位须发花白的老人急急忙忙从院中走出,目光紧紧盯着产妇的方向。
产妇虚弱地笑了笑,轻声道:“爹,您放心,我没事。”
“多亏了这位姑娘,母子平安。”
老秀才顿时露出激动之色,目光立刻转向方清月,满脸感激之情。
他上前几步,恭恭敬敬地作揖行礼:“多谢姑娘救命之恩!老朽听闻一路上之事,心中既惶恐又感激,不知如何是好。”
“还请姑娘万勿嫌弃我们寒舍简陋,务必入内一叙!”
方清月轻轻扶起他,温声道:“老先生不必如此,我不过是尽了本分。”
“夫人身体未愈,还需好生调养,若能帮上一点忙,我已心满意足。”
秀才一家子对方清月的谦虚和温婉感到无比钦佩,纷纷邀请她入内。
程清远与池月也被热情地招待,三人相继进了院子。
宅院不大,但十分整洁,书房的窗前放着几案,桌上摆放着未干的墨迹,看来老秀才平日里依然坚持读书写字。
不多时,家中妇人已经在堂屋中摆好了饭桌。
方清月环顾四周,心中略感惊讶。
桌上摆放的饭菜十分简单,清一色的素菜,几盘野菜豆腐,还有一碟盐水煮的黄豆,显得极为清淡。
虽然方清月早已料到这家并不富裕,但没想到,连一盘荤菜也没有。
这些镇上的读书人日子并不宽裕,特别是在这物资匮乏的边疆,生活更是艰难。
看着桌上的菜肴,方清月心里隐隐泛起一丝酸楚。
她轻声问道:“老先生,镇上平日里靠什么营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