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年谨慎道:“念过一点书。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身边之人,都是我的师者。”
县太爷直爽道:“你有点才气,何必遮遮掩掩?究竟在哪个学堂念书?”
唐风年道:“小时候,祖父和父亲教我识字,后来我在账房当学徒,师父是庞爽。如今,我的妻子在春生私塾念书,她每天回家教我许多。”
县太爷有点感慨,感觉这少年郎念书像吃百家饭,东拼西凑,有些不容易,如果不是真心想学,不至于如此有毅力。
他又问道:“你多大?原本家境如何?为何做上门女婿?”
唐风年流畅地答道:“十四岁。原本家境贫寒,岳父、岳母和妻子请李大夫为我母亲治病,有救命之恩。后来岳父病重,岳母和妻子面临被吃绝户,惶恐不安,我不忍心妻子被欺负,便答应入赘,以德报德。”
县太爷频频点头,在心中称赞:口齿清晰,有理有据。
县太爷道:“听说赵地主有百亩良田,家境富裕,为何不送你去私塾念书?是否故意苛待你?”
唐风年道:“岳父对我极好,希望我考秀才,支撑门户,但是我想自食其力,害怕吃软饭,所以坚持一边做工赚钱,一边念书。妻子体谅我,便自告奋勇去私塾,回来再教我。”
县太爷的眉头越挑越高,忍俊不禁,对旁边的刑名师爷说道:“石师爷,妻子白天去私塾念书,晚上再回来教丈夫,目的是考秀才,你见过这种奇事没?”
石师爷也忍俊不禁,摇手道:“这种怪事,我也是第一次听说。恕我直言,这样念书,无异于愚公移山。别人都走捷径,唐公子却是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