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收降俘虏的最好方法,就是先进行诉苦,然后再进行一波打土豪、分田地的活动,毕竟这招在后世是验证过极为有效的,保证这帮俘虏能豁出命去。
只是这方案不太适合如今这个时代,也不符合李皓如今的身份,毕竟李皓现在自身就是世家大族的一员,总不能自己把自己的根给掘了吧。
那样的话,估计文帝应该挺高兴的,因为不用他出手就能削弱世家大族的力量,然后等此事在天下引起轩然大波之时,再借李皓的项上人头安抚人心,可谓是一举两得,但对于李皓来说,就是亏麻了。
所以这诉苦还是要的,但矛头必须有所引导,尽量把蜀中大部分世家大族的关系给刨掉,集中引导到公孙述头上去。
当然,有些实在罄竹难书的,李皓也没打算放过,反正总得死两只鸡才能让猴子警醒起来。
为此,李皓特意找了些能说会道的家伙,混进了俘虏当中,帮助他们寻找仇恨对象。
另外,田地什么的李皓给不了,但李皓舍得花钱啊,各种奖赏及死后抚恤尽皆到位,虽然效果可能没有发地那么好,但也勉强够用。
尤其是在后续应付蜀军进攻的交战之中,李皓一一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之后,这些转换过来得降卒士气大涨,并且引得那些原先未曾加入降卒纷纷加入。
等李皓把原先历次抓捕到的降卒全部消化之后,手上的兵力便得到了四万余众,于是事隔两月李皓便开始尝试起了反击。
首要目标便是对绵竹的进攻,自侯丹上次攻打涪城败退之后,便退到了绵竹坚守。
而后在公孙述发起应对广汉和涪城的进攻当中,这家伙也率兵参与了,然后便又是一次无功而返。
如今绵竹守军不足三万,正好可以试着打上一打,当然在出兵之前,李皓还派了人去到广汉,通报了来歙。
虽然来歙是对那些降卒不太信任,不过既然李皓承诺此次出兵只征调两千汉军压阵,剩下两万八千兵马都用降卒,不会影响涪城的防守。
那来歙也就没有阻止,正好他也想看看李皓玩的是什么花样。
就这样李皓统领着三万兵马赶去绵竹,而此时绵竹城中的侯丹,却已在之前的历次战事中被打丧了胆。
面对李皓这与城中几近相同数量的兵马,却也不敢出城迎击,只敢在城中坚守。
当然,对于自己的属下,侯丹的理由是要借助城墙之势,消耗李皓的锐气,等到李皓所部久攻不下,士气低落之时,再一举消灭李皓,并顺势收回涪城。
但在同时,侯丹又让人去到雒县和什邡求援,只是如今吴汉已然入蜀,在南线再度发起了战事,牵扯了一部分蜀军,现在北线兵力也不太多。
再加上此次来犯之兵和绵竹兵力相当,自古都是守城容易、攻城难,雒县和什邡认为侯丹只要不主动出击,防守还是没问题的,所以便没有派兵前来。
在这种背景之下,侯丹的下属信不信这话,李皓不知道,但他们的坚守之策做的还是很坚决的,比如把绵竹城附近得高大树木都给砍了,弄得李皓做攻城器械都得远远得从后面运来材料,硬生生耽误了十几天时间。
而等到李皓带着一众器械到了绵竹城北门,除了南门之外只派了几个人盯着之外,其余东西两门李皓也都派人围了。
本来按照围三缺一之法,南门也是应该派人去藏在暗处的,等到敌军后撤之时,再突发袭击。
只是李皓手头兵力没那宽裕,所以就干脆来个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不过李皓兵马数量其实不难猜,所以瞒过的机会并不大就是了。
而侯丹看到面前的一众器械就有些傻了眼,因为汉军用的这些东西,很多都是他没有见过的。
终究还是蜀地太过闭塞,他们这帮人以往也只在陇右之时发生和汉军交过手,可那时候汉军主打的就是兵贵神速,对于这些器械实际用的很少。
到后来围攻冀城时倒是用上了,可支援的蜀军又在半路就被李皓解决,所以对于这些东西侯丹并没有概念。
所以场中的情形并非如他所想,汉军会顶着箭雨渡过城壕,然后再顶着箭雨,扛着云梯往城上冲。
而是汉军都躲在遮蔽之下,用壕桥把城壕给铺平了,然后便是十五辆高大得临冲一字排开,在几十匹有层层防护得马匹前拉和几百名士兵后推的助力下缓缓向城墙移动。
纵使城头上弓箭射得再勤,可实际上给攻城的汉军造成的伤害也是不大的,反而因此让城中士卒伤了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