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被刺杀出经验了,只能说这就是专业。”
【事发之后,秦始皇异常愤怒,下令在全国缉拿元凶,三十三岁的张良因此不得不改名换姓,流浪到下邳。】
【从一个初出茅庐的贵族少年,变成了一个十足的流浪儿,但也正是他在下邳的这段流浪经历,使其得以快速成长。】
【一年后的一天,张良散步到沂水桥头,偶遇了一位穿着粗布短跑的老头子,这个老头子故意把鞋脱掉,扔到了桥下,然后傲慢的差使张良为自己捡鞋。】
【捡了鞋不说,还抬起脚让张良为自己穿上。】
——“也不知道这老头有没有脚气啊。”
——“我去,你这关注点够离谱的。”
【一时落魄的张良强压怒火,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半跪在地,小心翼翼地帮老人把鞋穿好,并多次忍耐老人的无礼刁难。】
【这才得到了一本名为《太公兵法》的无价之宝,在流浪的十年中,张良细心研读此书,为以后帮助刘邦出谋划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头是黄石公吗?”
——“应该是,那本兵法据说是姜太公撰写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同时多年的流浪生涯,也使得张良得以洞察百姓的疾苦,因此更加坚定了他推翻秦王朝的决心。】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兵反秦,各地的反秦武装也风起云涌,42岁的张良此时便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
【但因为身单势孤,难以立足,于是张良便率众前往投奔刚刚被项羽所拥立的楚王,没想到半路却被刘邦截了胡。】
【二人一见如故,张良多次以太公兵法,向刘邦献策,刘邦也能够马上领会,因此张良果断地改变了投奔楚王的计划,决定辅佐刘邦。】
【一年后,项梁,项羽叔侄所率领的队伍,已经发展至七万人之多,并召集各路义军首领在薛城共赏大事。】
【不忘复兴祖国的张良向项梁献策,让其拥立横阳君为韩王,借机为楚国多树立党羽。】
【就这样,张良达到了自己复韩的目的,并如愿的成为了H过的司徒,也就相当于丞相。】
【但韩王的军队却在收复失地的战斗中,与秦军打成了拉锯战,迟迟未能打开局面。】
【而刘邦这头,也被楚王承诺,谁先入关中,便可立而为王。】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兵攻入颍川,与张良,韩王合兵一处之后,接连攻取了秦国数十座城池,刘邦请韩王留守故都阳翟,带着张良继续挥师南下。】
【在张良的计策喜爱,刘邦兵不血刃的轻取了宛城,解除了大军西进的后顾之忧。】
【经过张良的运筹帷幄,刘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又取下了姚城,大败秦军于蓝田,比项羽提早一步进入了关中。】
【接受秦王子婴献上的传国玉玺,退兵霸上,约法三章,从而在与项羽的争霸中占据了主动。】
【公元前206年,项羽率大军攻破函谷关,想要与刘邦一决雌雄,张良利用自己与相遇的叔父,项伯之间的交情,给刘邦出了一个釜底抽薪的计策,使得刘邦得以在鸿门宴中全身而退。】
【不久之后,项羽恃强凌弱,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按照自己的喜好分疯了十八位诸侯王。】
——“会不会用词啊,什么叫恃强凌弱?”
——“说的也没错,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强者凌辱弱者。”
——“也不算按照自己的喜好,他是有自己的想法在的,虽然有些地方分的却是不咋地。”
【刘邦自然被分到了最为偏僻荒凉的巴蜀做了汉王,更过分的是,项羽还将关中之地一分为三,分给了秦朝的三个降将,想借此来遏制刘邦北上。】
【张良在离开刘邦返回H国之前,将刘邦所赐下的金银财宝全都交给了项伯,让其说服项羽给刘邦加封了汉中地区。】
【还建议刘邦待汉军过后,全部烧毁栈道,表示再无东出之意,以此消除项羽的猜忌。】
【同时趁机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再展宏图,这才有了日后,韩信,张良联手,一个明烧栈道,一个暗度陈仓的历史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