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海岸线,起了一圈海景房。
可惜,没卖出去。
问原因大概就是水土不服。
陈漫书说我们国家第一批商品房在78年就开始申请。
当然拿到土地肯定不是买卖叫补偿贸易。
意思是开发商出资为当地服务建设,然后政府把土地无偿给开发商使用多少年。
总而言之,换汤不换药。
第一批商品房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对岸的老百姓。
均价八百左右的小户型,一套房子在五六万块。
对对岸的老百姓来说,这个价格已经相当便宜。
重要的是能落户!
由于历史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岸的人灵魂都是漂泊的,想要个本地户口都特别难。
有本地户口也没有用,还是会受不公平的对待。
像很久以后,很多明星都是外国籍就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自保。
所以花五万块买一套房子还能落户,对香江百姓来说是多大的诱.惑?!
房子在预售期间就被一抢而空。
当时的预售不叫预售叫楼花。
反正换汤不换药,同样是先出钱后得房。
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开发商的信用度。
新世纪的开发商把杠杆拉到极致。
打个比方,手里有个一二百万就敢当开发商。
先拍地,在打点好的情况下,拿下地皮,转手把地皮抵押给银行贷款出来盖房。
十层的房子刚打好地基,售楼处就支起来开始预售。
收来的钱一部分用于建设,大多数继续去拿下一块地皮。
资金链绷到极致,一点儿风险都担不起。
一旦银行贷款不能及时到位或者其他不可抗力就开始烂尾。
现在不一样,最起码香江的开发商不一样。
他们拿地是拿地的钱,盖一栋十层楼需要两百万,那么他们要先压两百万在银行,然后开始盖房子,等房子建好,这二百万才会回到开发商手里。
也就是说,想盖二百万的房子需要手里有四百万。
而新世纪大陆的开发商是有四百万就敢接四千万的盘子。
所以一再暴雷。
当然,85年大陆房地产还处于萌芽阶段,毕竟现在还是工业为王的时代。
只是不管什么年代,房价对多数老百姓来说都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现在的老百姓不缺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