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宝玉出来下了山,就去找了湘云说话,一起说起今日还席和上次的事来。湘云一向是个心直口快的。就把老祖宗和姐姐都给了钱,幸亏黛玉也给自己备了体己,否则那一顿螃蟹筵就要出了洋相了”这样的话,都告诉了宝玉,最后湘云对宝玉说:
“我原以为林姐姐是个小心眼、没气量的,现如今才发现,那不过是她的一层保护色。那内心里,却没有人比她更热心、更可亲的了!”
闻听此言,宝玉才知道,这些女孩子之间,还有这么多故事。而自己到底是个银样镴枪头,到了关键处,一点都派不上用场。如今一想到湘云这就要出嫁,宝玉心里就难过起来。好在是嫁给自己的好朋友冯紫英。上次老祖宗问起来,就已经和老祖宗说过了。那冯紫英不单模样得帅,那人品也是个不错的,加之人又爽气,很符合湘云的胃口。
想到这里,宝玉就对湘云说道:
“妹妹就要出嫁了,那冯紫英我也知道,很是个不错的。家里又好,人又好。妹妹也好放心去了。以后出嫁了,不比府里,要事事多担待着些才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话总算是个明白的。
否则再哭哭啼啼起来,
就更是个呆子了。
那湘云自小没了父母,寄养在叔父家里,又没个兄弟姐妹。哪里比得上自己的亲生父母知冷知热。所以一直把这里当作是自己的家。那贾母就像自己的亲生父母。宝玉就像自己的亲哥哥。就是那迎春、探春、惜春,也就像自己的亲姐妹一样,一向是无话不谈的。
湘云想到这里,
不由得反伤心起来。
恰好这时,黛玉也从栊翠庵出来了。
妙玉留她,是和她说了,那刘姥姥和板儿,就是文殊师利和善财童子,惊得黛玉张大的嘴巴,好长时间都合不拢了。
没想到自己一直想见的人物,也不过就是妙玉,观世音菩萨和文殊师利。没想到那观世音菩萨的真身还没见上,反而文殊师利就先见上了。只是这一路怎么也没有想到,文殊师利刘姥姥,一点都没有自矜自大的样子,全都是乡下大娘刘姥姥的样子!
黛玉也很好奇,就问师父黛玉,文殊师利是如何做到的?
只听那妙玉缓缓说道:
“这世人只在一个小我里转不出来,哪里会明白其中的大妙处!其实,那《金刚经》第一义就说了,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乞食为何?是清静正命,一者为自省事修道,二者为他福利世人。予众生种福机会。行乞时不择贫富,不拣净秽,佛心平等,俱生菩提。可除分别心,消差别烦恼。欲知那嗔慢心,于上人中,最是要不得!”
那黛玉听了,顿时生了惭愧心,自己过往的那些分别心,是最盛的。那贪嗔痴慢疑上,贪则好说,痴也未必,就是这“嗔慢心”上,自己也知道,于己尤难根除。如今听妙玉师父说了,又见了那文殊师利刘姥姥的这一份真实不虚的无分别心,真是觉得自己无地自容,白活了这十多年了 。
正想着,就又听妙玉师父继续说了:
“那世人的贪嗔痴慢疑五毒,原也是没有的,只是于世间着染深了,偏偏越是那出身优越、自觉聪慧的,着染越深,越难消除。你慧根不浅,自然明白我说得意思。”
黛玉哪里会不明白,只是临到事上,就难以彻底放下,于是,就问了师父妙玉道:
“那文殊师利,怎地就什么都能放下?难道不怕破了那佛门戒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