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欢来到御书房外,对等候在外的侍从吩咐道:“速去速回。”
侍从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将傅敬、胡玉、孔希善等人带到了御书房。
“参见陛下。”傅敬等人纷纷向朱长安行礼。
“平身吧。”朱长安放下手中的奏折,看向众人道:“朕有一事,需要与诸位爱卿商议。”
众人闻言皆是一脸正色,恭敬地等待着朱长安开口。
朱长安将奏折上的内容大致说了一遍,然后问道:“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臣以为此事可行。”傅敬率先开口道:“但须得妥善安置迁徒百姓,否则极易引发骚乱。”
胡玉和孔希善也相继点头称是,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朱长安闻言微微颔首,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渐渐热烈起来。
最终,众人达成一致,决定先由户部核算迁徒所需费用,然后由吏部负责安排迁徒百姓的土地安置问题。
一四零零年(长生四年)十月三日
风和日丽,秋高气爽。
朱长安坐在桌前吃着茶点,桌上摆着一支玉簪,簪子通体雪白,晶莹剔透,簪头雕刻着一朵栩栩如生的桃花。
“今日怎么了,还给朕准备了礼物。”他看着桌上的玉簪,嘴角微微上扬。
“这是妾身亲手刻的。”傅荣笑意盈盈的看着他道。
“谢过姐姐了。”朱长安拿起玉簪仔细端详,越看越喜欢。
“快戴上试试?”傅荣催促道。
朱长安将玉簪轻轻插在发髻上,然后转头看向傅荣,询问道:“姐姐,你看怎么样?”
“好看,陛下戴上这簪子更俊俏了。”傅荣笑盈盈地打趣道。
“朕本就是俊俏人。”朱长安听到她的话,唇角微勾,眼睛都弯成了月牙状。
傅荣闻言,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御花园里花开的正好,陛下最近怎么不去了。”
朱长安笑了笑:“太麻烦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总有人在那蹲我,不太想去。”
“你呀,花开得正艳,你却不看一眼实在是不解风情。”傅荣对此有些无奈。
朱长安拿起茶壶给傅荣倒了一杯茶递给她道:“荣姐姐别说了快尝尝这茶,这茶可香了。”
“陛下......”
“我也不是完全没有解风情不是。”朱长安一脸无辜,握住了她的手。
傅荣被他握着手,她眉眼弯弯地看着朱长安:“陛下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朱长安凑到她耳边,轻声道:“我今晚就解风情给姐姐看。”
“你这坏蛋,我说的不是我......”傅荣有些无语。
“我可是个好人呢。”朱长安笑眯眯地拉着她的手道:“姐姐晚上可一定要让我好好表现表现。”
“真是不害臊。”傅荣干脆羞恼地轻拍了他一下。
“我这是向姐姐学习。”朱长安笑得更欢了:“姐姐这么风趣,我要是不学着点怎么行呢。”
傅荣无奈地摇头:“你呀...皇爷五日前又给你添了个叔叔。”
“皇爷又给我添叔叔了?”
朱长安已经习惯了他家老爷子的战斗力,但还是忍不住叹了口气:“朕的叔叔可真是多的可怕,这是第三十个了吧。”
“已经赐名了叫朱樟。”傅荣提醒道:“还专门催你了哦。”
“啊?”
傅荣无奈地摊了摊手:“别看我你自己想办法吧,妾身可帮不了你。”
朱长安脸色瞬间垮了下来:“啊? ′?`”
“皇爷老当益壮,你就多多努力吧。”傅荣笑着打趣他。
“我...我......”朱长安有些语塞,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傅荣看着他这副模样忍俊不禁,朱长安突然想起来什么道:“不是...朕最近勤勉的批着奏折呢...哪有时间。”
“勤勉批奏折和生皇子有什么必然联系吗?”傅荣故意逗他:“皇爷当初可比你勤勉多了。”
“啊,自然有啊...批奏折可是个体力活,嗯......”朱长安眼巴巴的看着她。
“那陛下今晚可要好好表现,让妾身看看陛下的体力如何。”傅荣掩嘴轻笑。
看着她坏坏的笑,他顿时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