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第一次见面还说李三月帮不上忙的人绝对不是他一样。
李三月觉得逗弄梁斌这样的小孩太有乐趣了!笑着回握着梁斌的手,也摇了摇。想到自己一直以来的某个固有印象,终于他忍不住问梁斌。
“你会骑牛吗?我看书上很多牧童骑牛的描写。当然我只是问问,要是太危险,或者你没有骑过,可千万别勉强。”
“那有什么,不过不能在村里骑,牛很辛苦的,也就这几天暂时不用犁地。再等等,秋种的时候,就要犁地。所以我一般不骑它们。这个花花最乖,可以骑,但是它要下小牛了,也不能骑。公牛有时候给骑,有时候不给骑。”
梁斌说着走到正在吃草的公牛身边,摸了摸公牛的脖子,公牛哞哞叫了几声。只见梁斌灵活的像只猴子,一手抱住牛脖子,一个蹦跳,就爬上了公牛的背上,高高的骑在牛背上。兴致来了,对着山林吼了几嗓子。
大山将梁斌的呼喊传为回音,一圈圈荡开,知了声,鸟叫声和着孩子的喊叫,倒像是一首山林交响曲一般。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诗里的景象在此刻具象化。李三月看着梁斌得意的双手抱臂,任由公牛走动,丝毫不担心掉下来,十分佩服。
想来公牛也知道这个孩子对他们很好,没有恶意。而梁斌也信任着自己一直放牧的三头牛儿。
李三月笑着鼓掌称赞梁斌,两人虽然差了一轮,但是一起放牛相处起来倒真像是朋友一般自然,放松。
“你跟别的大人不一样!”梁斌拉着牛们回圈里,李三月帮忙锁门。
“怎么不一样?”李三月问。
“就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大伯,他们都很忙,没有人听我说话。也没有人因为我会爬树,骑牛,就说我厉害。”
李三月牵起梁斌的手送他回家,听到梁斌的理由,有些怅然。
他在当老师的时候就发现了,越是农村,父母对孩子的学习都是放养状态,随心所欲,孩子能不能成才全靠自己。
农村父母也很少有人会及时表扬孩子,在他们看来,能上树,会骑牛并没有什么用。能多一点工分吗?能多分一把粮食吗?不能,所以没有什么用。
他们活着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为了一日三餐劳作。看到的是能否获得收益。
但是你不能否认他们也是爱孩子的。家里如果有好吃的,一定是全家都一致留给孩子。过年大人都是旧衣服,怎么也会想办法给孩子买一件新衣服,一双新鞋子。孩子病了,最着急的也是父母,彻夜难眠的守着。
这是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的事情,也是时代造就的。李三月相信,随着这个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好了,人们认知提高,对于和孩子的相处,一定会更加妥帖,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