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千乘万骑走北邙

春秋我为王 七月新番 2190 字 1个月前

PS:推荐一本新书《战国霸天下》,跟春秋一样中二的名字,一位老作者写的,恰好七月下本书也写战国,大家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就当是预习一下那个时代哈哈。第二章在下午或晚上。

……

今年是一个暖冬,一月初二刚过,天气就开始回暖,然而成周王城的皑皑白雪才刚融化,整个城邑宫室却再度被素白所覆盖。

国人们一早醒来,就得知了天子驾崩的消息。对于周人而言,宫墙内外全然是两个世界,一边是钟鸣鼎食,灯红酒绿,一边则是无衣无褐,难以过冬。所以得知这个噩耗后,对生活麻木许久的国人只是哦了一声,听从贵人的吩咐在里闾门口挂上白布黑布,又继续面无表情地投入到生活的挣扎中,只是隐隐约约能听到宫里传来低沉的挽歌合唱之声。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这首《蓼莪》是用来抒发父母之死的悲伤,周的基础是宗法制,群臣和小宗都视君如父,君父之死如山陵崩塌,所以放眼望去,整个宫室都一片素白,头戴孝布,身披葛麻的卫士持着长戟静立在宫墙上,而大殿内外,成百上千的大臣、王族、公卿大夫同时啜泣。

然而他们中大多数人的哀伤都是装出来的,唯一伤心的,恐怕只有周敬王的太子仁。

眼泪啪答啪答,从太子仁的眼睛里大滴大滴落下,滴在冰冷的地板上。虽然周敬王庸庸碌碌,但毕竟是他的生父啊,而现如今整个成周的担子,就压在太子身上了,再过几天,他就会成为新的天子。

然而还不等太子仁哭够,成周的执政刘公却跪着挪了进来,面色愁苦地在太子仁耳边说了如此这般。

太子也顾不上哭泣了,瞪大了眼睛道:

“赵国三万大军已至北邙!?”

……

北邙,也就是邙山,位于洛阳之北,东西百里,十分出名。不但是一处天然屏障,更因为此地风水极佳,是理想中的埋骨处所。山岗上树木森列,苍翠如云,登阜远望,伊洛二川之胜,尽收眼底;傍晚时分,洛阳万家灯火,如同天上繁星。所以后人有言:“生在苏杭,死葬北邙”,白居易诗中也感叹说:“北邙冢墓高嵯峨”。这是平王东迁以来,历代周王安葬之所,就连刚死的周敬王,他的陵寝也设在这里。

然而天子还没来得及出殡,北邙便尘土飞扬,有一支大军从孟津处开来,打着赵国旗帜,直逼洛阳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