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爷好想喊一声天佑大乾子民,随后一想大乾已经没有了,他们不再属于大乾的子民,他们现在只是卫国公属地下的子民。
他不敢说天佑卫国公,毕竟现在形势不明朗。
虽然师爷知道卫国公有问鼎中原的心,可他小小的一个师爷,不敢乱说话。
黄书吏兴奋地说:“大人,如果这些地蛋子,能在上元县全种上,那产量得多高啊。大人,上元县的百姓就不用挨饿了。”
黄书吏被地蛋子的产量迷晕了脑袋,他只想到要是在上元县,每家每户种上地蛋子,这个冬天就不用挨饿了。
黄书吏想着,夏收还未结束,现在准备夏耕还可以,等秋天的时候就有收获了。
只要种一季度,就能够上元县的百姓不饿肚子了。
黄书吏恨不得拿起地蛋子,回家种上。
黄书吏是上元县土着,在上元县自然有田地,他已经打定主意,夏耕种地蛋子,他也想要亩产3000斤的粮食。
程顾卿听到要在全县种上,她有点担心产量问题,只好越规矩地赶紧说:“大人,万万不可在全县种上。俺们徐家村第一次种地蛋子,不知道第二次种还会不会那么高产。万一全县种上,如果产量没那么高,那可害死人。大人,千万不能全县铺开来种。不如每户种一两亩。”
程顾卿实在没信心其他人种地蛋子能像他们徐家村那么成功,她可不想看到农民颗粒无收。
泥腿子家底本来就薄了,不能太冒险,伤不起呢。
程顾卿的话倒是提醒想全部种上地蛋子的黄书吏。
刚才想得太天真了,看到徐家村的产量高就以为自己种也会产量高。
这位程娘子说得对,不能冒冒失就去种,得要一点一点地种,做好就算绝收也不会输太惨的准备。
黄书吏心里点了点头,想着今年的夏耕,他还是种少部分地,等确定能会种了,再加大力度种地蛋子。
至于种着种着产量少,绝收的情景,卖种子的人都说几年后,所有黄书吏想着还有几年时间能好好种,而且种几年收获也非常大。
黄书吏希望懂农业的能一直培育好新苗子,让他们种的地蛋子产量一直高下去。
姜大人对于农业,不是很懂,想着回去得立即写信到吉庆府,告诉家里人这边的地蛋子情况,然后让家里人禀告给卫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