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今百姓们生活困苦,民不聊生,恳请陛下减轻赋税,让百姓们得以喘息。”一位大臣跪地进谏道。
胡亥冷笑一声,说道:“朕修建阿房宫,乃是为了彰显我大秦的威严,岂能因为些许百姓的困苦而停止?”
“陛下,阿房宫的修建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百姓们不堪重负啊!”另一位大臣也焦急地说道。
胡亥猛地一拍龙椅,怒喝道:“你们这些无用之臣,只知道为百姓求情,却不知朕的宏图大略!若再有谏言者,格杀勿论!”
大臣们顿时吓得面如土色,纷纷跪地叩头,不敢再言语。
在修建宫殿的工地上,民夫们被迫日夜劳作,他们的脸上满是疲惫和无奈。
“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一位民夫一边搬着石头,一边喃喃自语道。
“唉,谁让我们生在这乱世之中呢?只能认命了。”另一位民夫叹了口气说道。
“听说朝廷又加重了赋税,我们的日子可怎么过啊!”又有一位民夫忧心忡忡地说道。
“别说了,赶紧干活吧,不然又要挨鞭子了。”旁边的民夫赶紧提醒道。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历史竟悄然回归到它原本既定的轨道之上。
此时此刻,身处皇宫内廷的胡亥,已然厌烦了在朝堂之上与诸位大臣们无休止的相互扯皮。
胡亥倚靠在龙椅之上,眉头紧蹙,满脸疲惫之色,心中暗自叹息道:“朕身为这偌大秦帝国至高无上的君主,多年来一直忍气吞声、含垢忍辱,难道如今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这般念头一经浮现,便如野草般在胡亥心间疯狂蔓延生长开来。
终于,胡亥下定决心不再前往朝堂理政,而是将日常琐碎事务交由赵高、冯去疾等一众臣子共同商议处理;唯有遇到重大事宜时,才由自己亲自定夺决断。
这一日,赵高如往常一般躬身来到胡亥面前,阿谀奉承地说道:“陛下,那些个大臣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竟然胆敢公然违抗您的圣意,简直罪大恶极!”
胡亥微微颔首,表示赞同赵高所言,语气森冷地回应道:“哼!还是老师深知朕心呐!对于如此忤逆犯上之人,理应严惩不贷,以杀一儆百,让其余人不敢再有丝毫僭越之举!”
听到胡亥这番话,赵高赶忙连连点头应和道:“陛下英明神武,此等决策实乃高瞻远瞩,必能令我大秦江山永固,千秋万代!”
在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的后宫大殿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