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刘吕交易

东莱郡正常年景的粮食产量差不多在三千万石左右,按照东汉明面上的三十税一的粮食税,官府可征收一百万石左右的粮食。

这只是粮食税,不是农民所负担的所有税额。

除了粮食税以外,还有大量的苛捐杂税,包括不限于人头、房产、桑麻,甚至是田产税。

青州是黄巾之乱的重灾区,百万级别的黄巾军就出现过两三次,甚至还四面出击,想向冀、兖、徐三面扩张,只是都没有成功。

因此整个青州的人口是呈现出暴跌的迹象,甚至下降幅度丝毫不比有曹操帮忙计划生育的徐州来的小。

以刘封的推测,如今东莱郡还能有三、四成的人口,那就是吕布烧高香了。哪怕只剩下五分之一的人口,刘封都不会有半点的惊讶。

如果稳妥一点,就以三成来算,吕布在东莱每年能够到手,真正归他支配的粮食数量应该在十五万石左右。

这个数字是一百万石得先打上个三折,没有人口,哪里来产出啊。三成的人口,大致就当还有三成的产出,那就只剩下了三十万石粮食。

然后这三十万石粮食还得减半,这减去的一半是留给各县衙门,以及下面的乡、亭等基层官吏的工资以及县中各类工程开支所耗的费用。

最后剩下的十五万石粮,差不多就是吕布真正能拿到手的粮食数了。

按照一个月一个士兵需要二石粮食,吕布去了张辽和张邈的部曲之后,就剩下两千余人,一年也不过消耗二十万,看起来是超过了吕布所得,但大汉的税收除了粮食税外,还有其他各种钱税。

与粮食税比起来,其他税收才是大头,其中大部分要钱,但也可以用粮食折算,而数量可能是粮食税的三到五倍。

这样一看,吕布仿佛粮食又多了起来了。

但吕布这部分粮食里,还包括了郡级政府中的官吏工资,还有郡级官府的各类支出也需要开销。

这么一冲抵,粮食其实是相当紧张的。

而吕布军那六七百匹战马,这可是大开销,一匹战马的开销可是步兵的五倍。

不算草料,仅仅只是战马每个月要吃的精粮,就需要三石,另外还需要五到六石的各种草料,如果这些草料不够的话,就得增加相应数额的精细粮食。

纯以精粮算的话,战马每个月需要六石,七百匹战马一年就需要七万石精粮。

除此以外,吕布军中还有一千一百多匹驭马和驮马,前者是供来代步的,而后者是用来拉车运输的。

这些马匹虽然可以吃的差一些,甚至可以不吃精细粮食,但草料的需求可是比战马还要巨大的多。

由此可以推论,吕布是怎么都养活不起这些马匹的,更别说他还想要扩充军队了。

刘封就是在打对方战马的主意,这些战马可都是并、凉大马啊。

“父亲,不如我们出些钱粮财货,向温侯买些马匹,我等南下扬州也需要战马补充。而温侯得了钱粮,也能更好的在东莱有所发展,这乃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啊。”

刘封图穷匕见,你不是图我钱粮吗,这不就巧了吗,我也正好图你家大马。

大家换一下,都血赚不亏。

“这……”

吕布的脸色一下子变得相当难看,他不过是想多赚点便宜,可不是真想卖马。

可吕布没想到的是,刘备竟然点起了头,还一脸正色的对他说:“温侯,我儿此言,未必没有道理,你缺钱粮,我缺马匹,这一笔交易确实十分合适。”

更让吕布震惊的是,就连陈宫居然也持同意态度:“温侯,刘使君所言甚是,此番北去东莱,没有一笔钱粮,未必能坐的稳啊。”

东莱郡不同于徐州,整个青州的秩序早就彻底崩塌了。

可以说当今大汉天下,最为混乱的就是青州了。

青州刺史就战死了两任,各郡国的太守缺任之后,就没有人再敢来上任的。

境内黄巾军余孽,大海贼,盐豪,地方豪强,溃兵乱匪可谓是错综复杂,唯独没有了官方的秩序。

当初孔融在洛阳可是喷的董卓都受不了了,要不是蔡邕苦劝,再加上孔融实在是名气太大,董卓早就把孔融给剁成肉泥了。

在这种情况下,董卓能给孔融外放什么好位置?

之所以把孔融给放到北海来,董卓心里想的是什么,大家可太清楚了。

可孔融不但生命力极其顽强,甚至被黄巾军赶出青州之后,又在刘备和陶谦的支援下重新反攻了回来,甚至在原有的历史上,还被接任徐州牧之后的刘备表奏为了青州刺史。

可见孔融其实或许比废物还是强不少的。

青州混乱成这样,虽然刘封给他们算过了一笔账,可到底府库里能有多少粮食,郡府又能收上来多少钱粮,陈宫可没吕布那么乐观,全盘相信了刘封的判断。

陈宫是当过郡国大吏的,虽然是名士,却做过不少州务。

他很清楚刘封说的是灵帝熹平年间的数据,可现在都兴平二年了,这一二十年的时间,早就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更别说这还是变化最大的青州了。

以陈宫的判断,如果以最保守来计算的话,吕布很可能大部分税收全部到手,折粮八、九十万石,这其中还有部分是张邈和陈宫的。

这个数字意味着,这些战马吕布是怎么都养活不下来的。

与其眼下继续供养着,直到去了东莱之后发现养不起再出售,还真不如现在就卖给刘备。

毕竟刘备出得起钱粮,东莱那边可未必还能找到刘备这么优质的大客户了。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战马都是吕布的,他陈宫卖起来完全不心疼啊,自然能如此理智。

在陈宫的据理力争,以及刘备父子的钱粮诱惑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