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弘治十一年

世事会变迁,权力会更迭,朋友会变成敌人.

时光好似大河之水,滚滚向前,不可倒流。

接下来的两年里,常风似乎被闲置了。

他的朋友马文升、李东阳、谢迁等人,不希望代表着皇权的厂卫出现一个强势人物。

他们屡屡建议弘治帝,给常风派一些诸如代表皇帝外出祭祀、抚民之类的闲散差事。

牟斌是个好人,却做不了一个合格的锦衣卫指挥使。对文官过于纵容。

当然,牟斌是弘治帝的家奴头子。他向文官低头,归根结底还是弘治帝对文官过于放纵、依赖。

弘治盛世还在延续。

后世有一群历史虚无主义者。

在他们口中,弘治盛世是吹出来的,是满清文人张廷玉虚构的。成化帝才是千古明君,弘治帝是个败家子儿。

如果你告诉他们,《明实录》是明人编纂的,总不会替弘治帝吹嘘吧?

他们又会告诉你《明实录》是文官编纂的,弘治帝纵容文官,所以文官要替他说好话。

按照他们这个逻辑,所有史书都是假的。华夏无真史。以后大家都不要看史书了,全靠自行脑补或看哗众取宠的地摊文学好了。

数据是不会撒谎的。

成化二十年,大明户籍人口近六千三百万人。

到了成化二十三年,成化帝殡天之前,人口断崖式下降至五千零二十万人。

而弘治帝执政期间,至弘治十八年,人口回升至六千万人。

但盛世之下,暗藏危机也是真的。

弘治帝的身体越来越不好。还未满三十岁的人,身体却像是六十岁。

他有太多的事还要做,他不想英年早逝。

人一旦不想死,就会寄希望于神明的帮助。

于是他走了父亲成化帝的老路,崇信佛道。

文官集团渐渐做大。依附于文官集团的士绅阶层更加肆无忌惮,亦是事实。

但这与大明国力蒸蒸日上的大势头并不矛盾。谢家宝树,偶有黄叶;青骢俊骑,小疵难免。

任何一个王朝,都没有完全光明的一面,也没有完全黑暗的一面。满清除外。

内阁那边,首辅徐溥年老,眼疾让他无法批阅公文,他只得长期告假。

次辅刘健,阁员李东阳、谢迁,成为了大明中枢权力层的三人核心。

司礼监方面,李广更加得宠。

弘治帝恢复了一个他曾亲自废除的职位“传俸官”。并将这个职位授予了李广兼任。

传俸官的职责,说白了就是将宫外好吃的、好玩的,献给皇帝。把宫外的那些“高僧”、“神道”介绍给皇帝。

李广凭着皇帝和皇后的宠信,大肆收取官员孝敬的“黄米”、“白米”,已成为了朝中巨蠹。

文官集团却默契的对李广的贪婪行径视而不见。不愿打破朝局的平衡。

弘治十一年,春。宛平郡主府。

虚龄三十三岁的常风,风尘仆仆的进了妹妹的府门。他刚刚结束西行宣大的抚军之旅。

黄元、徐胖子、刘瑾、常破奴站在常恬的卧房门前。小虎在一旁趴着吐着舌头。

卧房中传来常恬撕心裂肺的痛苦呻吟,以及两位嫂子刘笑嫣、九夫人的安慰声。

常风来到众人面前,焦急的问:“生了嘛?”

黄元面露担忧的神色:“宫里的稳婆都进去六个时辰了。还是没生出来。”

徐胖子道:“张皇后接连派了三拨儿稳婆,都束手无策啊。”

常风大惊失色,他拽住了徐胖子的脖领:“怎么回事?”

徐胖子苦笑一声:“常爷,女人生孩子的事儿,我砸知道怎么回事?”

“啊!”常恬的嘶喊声像刀子,一刀刀扎在哥哥常风的心口上。

刘瑾劝慰常风:“小叔叔放心。张道士曾说过,小姑姑的气运会从六岁旺到九十六岁。她是不会有危险的。”

常风无奈,只得跟众人一起站在卧房前枯等。

又等了两个时辰。卧房中已经没了常恬的喊叫声。张皇后派来的女官们,急匆匆的走出卧房,捧着一盆盆热水又回到卧房。

常风拽住了一名女官:“我妹妹到底怎么样了?”

女官道:“说不好。大人不要妨碍我们做事。”

随后女官捧着一盆热水去了卧房。

天色已经渐晚。

常风情急之下,竟直接跪向了西方:“爹,您老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糖糖!”

十一岁的少年常破奴也跪倒在父亲身边:“祖父,您老一定要保佑姑姑逢凶化吉!”

小虎颇通人性,也朝向西方,抬起前爪,似乎是在给天上的老主人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