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一巴掌”和版税

江弦写了个澡,趴在桌上赶了会儿稿子,陈喜儒习以为常,知道江弦一有空就抓紧时间写作,也不打扰,就在酒店里和其他人的房间里逛逛。

《许三观卖血记》一共十七万八千字,手稿纸张参差不齐。

江弦带的人文社500字大稿纸早就用光了,后面是人民文学240字稿纸,以及上海人民出版社的320字稿纸,三种稿纸混着来用。

他正给这篇收着尾,房间里电话被拨通,江弦接起来,酒店前台用中文给他讲说有人拜访。

江弦感到疑惑,跟团长巴金说了一声,随后在陈喜儒陪同下去到酒店一楼大厅。

等在这里的是在《人民文学》读书会里认识的德间书店编辑,以及一位梳油头、戴眼镜的斯文男人,见到江弦,他主动自我介绍。

“您好,我叫东野信夫,供职于德间书店,今天特别过来探望一下江弦先生。”

东野信夫会说中文,不过不太标准,带着一股浓浓的日本腔。

江弦大概知道他们的来意,也就不绕什么弯弯道道,开门见山,“代表团事务繁忙,有事情还请直接说明吧。”

东野信夫没有第一时间说话,而是上下打量着江弦,为他的年轻震撼不已。

他此来自然是为了出版之事,于德间书店供职的他已经读过了《琉璃月照铜钱街》这篇,从故事构思到结构,一切设计堪称精妙绝伦!

在东野信夫看来,故事的主人公不仅是一个超绝于凡俗的艺术家“李兰德”,同样有“我”。

“我”代表着凡人,“李兰德”代表着高高在上的天神,来自凡人对天神的触碰,使得这篇变得神圣。

阅读过这篇以后,他惊为天人,与社长德间康快协商以后,前来拜访江弦。

“我们社长德间康快一向非常支持与中国文艺界的合作,今年我们正筹划与北影厂合拍一部电影《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说着,东野信夫取出《收获》10月刊,放在桌上,翻开《铜钱街》那一页赞叹道:“这样一篇优秀的作品,如果出版,必将在日本的文化界掀起巨大轰动。”

江弦看向他,等着他的下文。

东野信夫说道:“我们愿意承担下《琉璃月照铜钱街》在日本的出版,我们德间书店实力雄厚,在日本也能够排得上名号,您的这部作品如果交给我们发行,凭借我们的影响力,销量一定不会低。”

江弦等的就是这句,对于和德间书店的合作,他并不抗拒。

德间书店本身是足以排入日本前十的出版商。

德间书店的社长德间康快还是一名和平主义者,s2赛季因为反战曾被右翼打断过牙齿。

他基本上没怎么犹豫,先表露出愿意接触的态度,“我的这篇译制该如何完成?”

“我们有优秀的翻译人员。”东野信夫说,一篇的引进,译文水平非常关键,中国文学作品在日本打不开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译文水平不够高。

江弦不懂日语,自然也没办法评判译文水平,不过他对《铜钱街》这部的内核很有信心。

并且日本实行的是版税制度,作品风险由作家和出版社共同承担,在此基础上,他相信德间书店不会敷衍了事玩砸了。

双方马上商议到稿酬问题上。

东野信夫表示,德间书店愿意开出3%的版税。

江弦皱眉。

这给出的也太低了!

日本的版税率一般在3%至10%之间,高低一般取决于作品性质、作者名望、市场需求等因素。

还有一个潜规则,发行数突破50万部之后,版税率就会发生变化,会提升到15%。

江弦这样的中国作家,确实在日本没什么名气,算是初来乍到,但只给他拿最低的3%这是他不能接受的事情。

版税代表着他也要承担风险,版税给的这么低,如果印量少没有重印那基本就是白玩。

“你们给出的价格太低了。”

江弦摇了摇头,并不满意。

版税率、书的价格和印刷数相乘,得出的数字就是作家的版税。

日本图书的价格一般在2000日元,按照3%的比例,每卖出一本江弦将得到大概60日元,起印量如果是1000,那么拿到手是六万日元。

在东京,打个车起步价都要一万日元。

东野信夫确实很欣赏江弦的作品,但这里是日本,资本主义社会,不谈欣赏只谈生意。

“江弦先生,我们出版社也要承担出版的风险,我们在出书前会做大量的市场调查,精算并控制印刷数,但是在日本还很少有中国作家出版作品,我们也要考虑企业的风险。”

“有风险那也是我和你们共同承担。”江弦并不松口。

无奸不商,东野信夫自然还有往上抬价的空间,只是想尽量的从江弦这里得到一个低价。

“您渴望的版税是?”

“10%。”江弦直接就是狮子大开口。

砍价这一套日本人还得跟中国人学,他直接拉到最高,给自己留足往下砍的空间。

东野信夫沉默住了,江弦要的这个版税是一定不会给他的,这是日本名家作者的稿酬标准。

在日本,作家的地位极其森严,和中国不一样,日本的文学期刊都是约稿,一般不会接受新人作者投稿,新人作者想投稿必须先在文学界出道,出道的方法就是拿到新人奖。

所以哪怕涨1%的版税,都要经过漫长而仔细的商谈。

“我们先回去想想”东野信夫起身告辞。

江弦也没多说什么,回到房间,花费两天,终于完成了《许三观卖血记》的创作。

而他在交流笔会上那干净利落的一“巴掌”,也迅速在日本文化界内传开。

这天的傍晚,江弦又接到酒店前台电话,说有人来拜访。

本以为是德间书店想通了,江弦拉着陈喜儒下到一楼,才发现是另一拨人。

是个中年男人,脑袋顶个地中海一样的“月代头”,一见到江弦就嘻嘻哈哈的自我介绍自己叫小田雅树。

“江弦先生,我们想和您谈谈《琉璃月照铜钱街》在日本的出版事宜。”

江弦愣了愣,看了小田一眼,“你们也是德间书店的?”

“德间书店?不不不。”

小田眼中藏着一抹狡黠之色。

“我们来自扶桑社。”